皇帝不是没有尝试过将他们赶出金陵,可禁卫军也只有五万,这要怎么赶?眼瞅着流民日复一日地增加,就连皇宫前的御街也挤了不少灾民,还在以户部尚书进宫面圣时,将这位尚书给扔进了护城河。
户部管赈灾,这些灾民分明是有人特意怂恿,皇帝叫来禁卫军,并没有查到蛛丝马迹,便将矛头对准了自己唯一的兄弟,“贤王府你多派几个人盯着。”
到底害怕动摇皇位,将户部尚书捞起来后,还不及让人回去换身衣裳,就将人拉去乾清宫商讨灾情,户部董尚书一受凉就不住打喷嚏,皇帝怕他将病气过给自己,让他先滚了。
董先河一出宫门,便神清气爽,也不打喷嚏了,最后看了一眼庄严巍峨的宫门,不住地心有余悸。
现如今这灾情,光是金陵就有五万灾民,整个梁朝只怕是有上百万,以国库的存余,根本已无法控制局面。
他才不愿意掺和进入,叫皇帝自己头痛去吧。
皇帝找不到人拿主意,想到后宫去找张贵妃,又想起张贵妃才闯了大祸,他已经破例启用了她的兄长去镇守边关,不能叫她再长了气焰,想去皇后宫里,皇后自从死了二皇子,一直皆是死人脸,又恐她置喙自己启用张元贵一事,干脆转头去了久不承宠的德妃宫里。
德妃的父亲正是兵部尚书,懂一些朝政之事,一听皇帝来问她意见,便一本正经替皇上想办法,“如今边关多有战火,北有回鹘,西有吐蕃,南有倭国,皆不是省油的灯。皇上何不叫这些流民去前线,只要能活命,他们想来不会拒绝。”
皇帝一想,此乃一石二鸟之计,妙哉妙哉,只有一点,他皱眉问:“银子呢?这些人便是不发饷,粮食总是要有的?”
德妃阴险一笑,“皇上莫不是忘了,昔年先皇的私库大多皆进了贵太妃的腰包?”
第114章 抄家
大年三十,年夜饭,贤王夫妇在春华苑迎来了他们有生之年最简朴的一顿年夜饭,只有简简单单三菜一汤,以及贤王妃亲手包的饺子,今日流民将户部尚书撞入护城河一事,才不过半日已传的沸沸扬扬,这是流民涌入金陵以来,发生的最大一起事故,许多铺子皆已关门,市面上还开着的铺子,粮食价格又翻了一番,菜、肉铺子也越来越少,王府如今的供给全靠城外的庄子自给自足,这两日流民拥挤在街市,王府昨日出去拉菜蔬的牛车还不曾回来,或许是堵在了路上,或许已被抢劫一空,或许连人也没了。
固然王府的地窖存了许多粮食,然则菜蔬及肉食却需要庄子上供应,如此一来,能够凑齐这三菜一汤并一盘子饺子,已实属难得。
沈书晴给陆深盛了一碗萝卜大骨汤,有些抱歉地道:“王爷,今儿是大年三十,妾身却只安排了这几道菜,妾身是不是很没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