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

直到苏轼的快马信件《上凤翔府疫情第一表》飞入汴梁皇宫,人们这才知晓:凤翔府发生瘟疫已经两月有余。

朝野震动。

但当仁宗战战兢兢地拆开奏折,却发现,苏轼为了照顾他的情绪,起手第一句就是疫情已经控制住了,让他不要担心。

朝野哗然。

仁宗屏住呼吸,向后面看去,奏折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述了凤翔府陈家村到香溪县一带发现疾疫症状,宋明太守安排苏轼主理此事,苏轼与其夫人王氏便带领济世医学院的大夫们,火速赶往重灾区进行救治。疾疫虽猛于虎,却惮于人的威势,经过他们长达两月的研究和救治,耗费药材无数,最终将凤翔府疫灾区的死亡人数,控制在了百人之内。

之所以在中秋上表,不仅是因为疫情才稳定不久,也是苏轼认为,值此团圆佳节,应当教全天下的百姓知道这个好消息,知道疾疫可以战胜,知道何种不良习惯与环境容易滋生疾疫,知道罹患疾疫初期该上报官府,隔离就医,知道就算到了膏肓之际,也可以有力回天。

朝野为之一振。

第166章

仁宗奖赏苏轼和整个凤翔府衙门的旨意一下来, 所有人都像过了年一般,欢呼雀跃,他们这两个月, 过的可真不是人过的日子,他们付出的辛苦,也值得所有人的敬佩和夸奖。

众人回到凤翔府, 宋太守特意给大家放了假, 苏轼的假期最长,足足有一个月。

苏轼从衙门赶回了家, 本幻想着两个月不见的阿弃会扑上来抱住他的大腿痛哭流涕,可没想到, 一进门就只有冷冷清清的院子在等着他。

问了正在打瞌睡的门子,他说:“唉哟!是大官人回来了!可不巧, 上午娘子回来,大家都说要去庆祝一番,于是全家上下、医学院的老师, 还有隔壁的学生们,都去了和乐楼吃席了!”

门子也挺遗憾的, 毕竟他还没见过几百人的大席, 不过他老了, 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 他就老老实实看着家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