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杜袅袅被提拔入吏部推行官制革新,宰相的权力一部分也收回了皇帝手中。兵部在早先就开始厉兵秣马,扩展军队数量,饲养战马;工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采矿石,冶炼锻造兵刃;户部的财政往军用上倾斜……
这一两年来,官家和朝堂的变化,林林总总细碎的头绪汇到一起,一个答案呼之欲出——北伐!
“北伐……原来如此。”曹邕喃喃自语。
谁不知道他曹相公,是朝堂第一号的主和派。说到底,是官家的主意变了,借着杜袅袅这把利刃,要夺他的权啊。
可是北伐,怎么可能赢?
他当了这么多年的主和派,劝官家和皇室偏居一隅,就是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打不赢啊。
难道现在的战士比立国时还要骁勇善战?
现在皇族对于一统华夏的决心,比开国时还要坚定?
陶家为了北伐折了那么多好儿郎,就连最杰出的子弟陶玠都弃武从了文,是个彻彻底底的文官,有雄心壮志又如何,他一介文人说到底只会纸上谈兵。
难道还能指望大颂出现一位所向披靡的将领,如有神助般收复失地?
不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