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少知莫名读懂他的眼神,脸一红,背过身去。
要离开时,文承叫住她,“下次来时,换身行头。”
罗少知在打开的窗边动作一顿,手扶在窗沿上,怔怔地回头。
月光洒落到榻上,文承眼底有水一样的情绪,“侯府只从正门迎客。”
*
次日巳时,大理寺派人来了,却也没多摆多大的声势,只走了个过场,道清氏二人已连夜从刑部移至大理寺,其中一位畏罪自尽,剩下的那位正待狱中再受审。
现任大理寺卿杨奉实是先帝正德年间的进士,出身翰林学士,曾任宋州刺史,和文尚书谈不上交情,况且有皇上和贵妃的口令,暂可不用担心这一头。
但大理寺丞中有一位罗少知却是听说过的,那人姓丘名兆,和文府的大公子是同一年出身的同窗,原先一直在工部屯田属就任。
阙安六年李氏冒赈假案事发,大理寺的案材中便有工部屯田属搜呈的粮册,检举前任苏州长史罗幸林贪扣粮银。后来李氏翻案,丘兆被革职查办,秋后被调去大理寺任职大理寺丞,距今已有半年。
回京之前,罗少知曾托程之怀了解过丘兆,此人与文府多有来往,调去大理寺后不温不火,却再没出过差错,长久下去仕途升迁只是早晚的事。
事已至此,皇上的诏令已下,全看丘兆如何抉择,罗少知静下后反倒生出些庆幸来。
幸好背后之人不是静安王或二殿下,储位之纷争尚未牵涉到吴国公府,贵妃不必为自己而分神。
午时,程之怀来了。
昨日一天来回在马上奔波,程之怀没休息好,匆匆赶来一是来看看罗少知身子如何,二是将贵妃的嘱托转告了。
“娘娘说你受了委屈,让我在京中多照应你……”
罗少知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