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到底是知还是不知?”林秀才问。
夏若初瞬间僵住了。
林秀才这逻辑两头堵!
因为若是真的知对错,便不会去犯错!
那些知错而犯错的,也只是知,而不是真知。真知就不会去犯。
二十一世纪的道理,瞬间垮台。
林秀才悠悠地道:“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圣人的意思是,要处罚一个人,首先要问问自己,有没有告诉他这件事是对的还是错的。若是从未教导过一个人对错善恶,这个人从未懂得过对错善恶,那么依据善恶来判定一个人有罪 ,便是残暴的,肆虐的。所以,公子刚刚的言论,实则圣人早就提过,不是新言。然而,圣人的这句话,仅仅只能作为我们惩罚一个人的准则,而不能成为这个人是否善恶的准则。
“至于何为善恶?我想圣人讲得很清楚了。圣人的一位弟子问圣人,我脑筋有限,记不得那么多道理,您能不能就教我一个道理,我只要知道了这个道理,我就一定是个好人。于是,圣人便教了他八个字,做到这八个字,便是一个好人善人。”
“哪八个字?”夏若初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林秀才道。
夏若初没话了。
自己说的那一大段,被这八个字轻而易举地打败了。
夏若初低头,盘算了一会儿,又抬头问:“第二个问题,性本善还是性本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