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才不言,思索良久,反问:“公子觉得呢?”
“本恶!”夏若初毫不犹豫。
“愿闻其详。”林秀才道。
这一段,在现代国辩中辩论了无数次,所以夏若初滚瓜烂熟了:“若是性本善,那第一个恶人是如何出现的?”
“哈哈。”林秀才笑道,“好问题。可若是性本恶,那第一个善人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这一问正撞在夏若初的枪口上,九三年国际大专辩论赛,蒋昌建的那一段著名论证正好拿来使用:“所谓恶,就是自私,就是无限发泄自己的欲望。可是这世上的东西是有限的,财物都是有限的,若人人为恶,人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则人人都不能为恶,这便是最初的善源。”
“讲得好。”林秀才点头。
“那林先生以为呢?”夏若初又问。
夏若初心想:我这可是著名的现代大学辩论赛冠军的立论,你还能有啥观点?
“昔日两位圣人都说过这个问题,一位圣人说本善,一位圣人说本恶。各自有各自的道理,作为门徒,我不会去判断谁对谁错。”林秀才说,“我只是觉得,这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争取来的,修行来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您的意思是----”
“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教化之功。”林秀才道,“若善是与生俱来的,那我们读书学理又为了什么?正是因为善有价值,美好,有意义,所以我们才必须努力读书明理去实现。不仅仅是善,一切美好皆是如此。所以,此刻我认同性本恶的说法。因为性越是恶,我们的教化越是必要,善越是可贵。所以说,恶是一种本性,而善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