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月蹲下看,默哀了一会。她把大雁埋到附近的山坡上,常忆来帮忙刨坑。等埋好以后,朔月启封酒坛,为大雁倒了一杯酒。
她叹了一口气。
常忆想到“触景生情”这个词。朔月原本心情就不好,如今借酒消愁还遇上哀景,难免更伤怀。不过朔月说这只大雁真可怜,常忆心里却没什么波动。
人死在常忆手上时,她也不觉得可怜。这正是师尊要的无情。
朔月递给常忆一杯酒:“常忆,你也为它倒一杯吧。”
常忆只思考了一瞬,借过酒杯,学着朔月的模样倒下一杯酒。酒水没入泥土,越发醇香。她听见远处风吹草动,忽觉天下之大,人是如何形单影只。
一只落单的大雁,踽踽独行,被不怀好意的人射伤,愿意待它好的人反而迟来一步。这酒洒下去,当真值得吗?
兴许在朔月眼里,做什么都值得。她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迟了一步。
等埋了大雁,朔月眼尖瞧见远处有个庙,原本想去拜个观音,近了才发觉是个破道观。
朔月煞有其事地先给太上老君斟了杯酒,往前一递,一折腕,酒洒一地。
“道君佑我师尊死后魂灵得以升天,若不能,则盼阎王爷将酒转送给我师尊,上次捎酒已过一月有余,她定要馋了。”说到师尊,朔月语调总是诙谐的。
朔月知道常忆不饮酒,因此不劝她喝,只是一杯洒在地上,然后喝一杯。常忆看不出她醉与否,眼神倒还是清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