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港码头经过勘探和改造,已经成为仅次于天津港的北方第二大港,能够同时容纳二十艘排水量在一千五百吨左右的大型商船靠泊,而离此不远的金州军港则被列为了禁区,每天都有官军小队不间断巡哨,严禁无关人等靠近。
为了缓解金州造船厂的压力,早日实现大明商船往来全球各地的宏伟目标,在今年,也就是崇祯二十二年年初,朱由检下旨,在上海设立江南造船厂,一应模式照搬金州造船厂,也是分军用和民用两部分,由兵部和工部分别派员管辖,地方官府无权干涉其日常管理。
江南造船厂基础建设完成后,将会从金州造船厂抽调一部分骨干工匠南下工作,以支撑起新船厂的框架,只要这些经验丰富的工匠就位,其他的学徒辅工就好说了。
一南一北两家大型造船厂,将会极大地提高和促进大明工业的发展水平,也能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人数,将更多的劳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两大船厂的兴建和投入使用,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诸如篷帆、绳索、铁钉、油漆、木材及加工等等,这些造船所用的原材料,都是由船厂统一从世面上采购,这些私人作坊从中获取一部分利润,而他们所雇佣的工匠壮工也能赚取薪资供养家口。
为了让更多平民百姓从朝廷投资为主导的产业中受益,朱由检特地下令,凡是与公家合作的私人业主和作坊,必须要按月按时足额给名下雇工发放薪资,不得以任何不正当理由克扣工钱,薪资不得低于公家相关产业工人每月的标准。
公家产业与私人业主发生业务关系前,要对其在当地的信誉和声誉进行排查,凡有恶劣行迹、名声不佳者,禁止合作,有公家之人与其私自勾连者,着锦衣拿办。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让天下最广大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才是初心,但有所违,那这样发展有何意义?
第八百一十九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
在朱由检对大明的总体规划中,农业仍旧是压舱石,但这个农业并非单指粮食,而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以畜牧养殖及经济作物种植为方向、更加现代化的农业。
在这个整体规划里,南亚各藩属国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畜牧养殖带来的好处自不必多说,其产品在满足大明人口腹之欲、带来更加丰富的营养价值的同时,也会极大地减轻大明对粮食的依赖。
而养殖业是需要海量杂粮的,大明自有土地的作用是确保口粮,预防长期极端自然灾害引发的危机,那么养殖业所需粮食从何而来?这时候,南亚藩属国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
朱由检并没有打算帮助藩属国发展经济,至少在大明主导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来前不会这样去做,藩属国的使命就是为大明提供粮食,等大明所有经济形式都走上良好运行的正轨,那到时可以考虑将一些落后的手工业转移到各藩属国,用的也是宗主国支持藩属国发展经济的名义。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帮助各国民众提高生活质量,这是大明无可推卸的义务嘛。
大明百姓可以将多余的粮食售卖给四海酒业或者官仓,价格现在以每石三钱为标准,以后会随着物价的涨幅而向上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