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页

乞丐消失是因为被掳走做工了,江宁还好,再往南走一走到了滇地,矿山多又天高皇帝远,甚至有青壮男子被当街掳走的事情。

自从允许商人科举之后,不少人考了功名想方设法调回家乡附近,联络几方互通有无垄断一方商业。新兴的大商人与世家行事不同,世家传世百年,许多事情做起来或许还要顾忌家声,但新兴商人却什么钱都敢赚,所以现在虽然越来越多女子出门做工,但也越来越多青楼酒肆立起来了。

当然,财帛动人心,乐则柔冷眼看着,世家行事也越来越不讲究,南承淇就是个例子。

这和她兴工商的初衷背道而驰。

但乐则柔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灾年的时候人只求活而已,先吃上饭再论其他,当时他要是有好法子早拿出来,何必现在马后炮故作高深。

要是商人真的那么不堪,逸王自然不会大兴工商,官船年年出海从不间断,更不会允许商人科举。”

安止很是不以为意,在他看来纯属没事儿找事儿,李怀州如何乞丐如何他都没没放在心上,毕竟哪个庙里没有冤死的鬼,赶上了只能自认倒霉。

他倒了一杯茶水,推到乐则柔跟前督促喝了——乐则柔春天很容易上火,又不记得喝水,他每天提醒。

又说:“况且他自己行为做事自相矛盾,说了什么你很不必放在心上。”

逸王开始确实死扛着不许商人科举,只减免了部分商税。结果北边儿略微经商富裕的人都携家带口往南来,逸王看形势不对才改了政策。

“他当初要是死扛到底就好了。”乐则柔想起这茬儿也觉得可乐,她捧着杯子眨巴眨巴眼睛,“用不了几日大家都跑到南边儿,大宁统一皆大欢喜。”

眼睛很亮,像只小狗,安止忍不住揉了她头发一把,“凡事看利弊,眼下这个局面利大于弊这不就行了,要是当初真的江南江北统一都交给逸王,哪有现在欣欣向荣的场面。”

“你的选择是当时最好的决定,别怀疑自己。”

他拍拍她肩膀,乐则柔一偏头,拿下巴蹭蹭他手背。

李怀州的事情没几天就平息下去,因为宿月阁花魁姑娘离奇身亡了,据说门窗从里面锁的严严实实,她躺着床上被人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