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姜苕还带着课业前往公主府求助。
“两国之战什么的,我一窍不通。”锦仪向他展示一片空白的课业,“你求错人了。”
“阿姐,我知道你啥都不懂,但是林子安肯定知道怎么写。”姜苕难得抱上大腿,怎么舍得轻易松掉,他朝着锦仪挤眉弄眼,“你和他说说,随便他提点两句,我也能编出一篇策论。”
锦仪正经危坐,弹了弹经过回廊时衣角沾上的雪花,“得让你失望了,我也许久没见着他,让他提点更是无从谈起。”
“今日已经年二十九了,就算他再忙,过几日也得休沐。”姜苕算准了日子才赶来的公主府,“阿姐不用把我放心上,到时候只需记得让他多提点两句,随便哪几句都行。”
见锦仪不甚乐意,姜苕把歪主意打到了林子安身上,“虽说我和那林子安不对付,但到底都是为了阿姐,如今他成了驸马,我喊他一声姐夫,换他一句提点,他也不亏。”
“不行。”锦仪只觉得丢人,“阿苕,自己的课业得自己做。”
可惜,姜苕不吃她这一套,“阿姐,你以前抄我的课业,可不是这么说的。”
他捏着嗓子学锦仪说话,“课业这种东西,谁写的一点也不重要,能交上去才是最重要的。”
锦仪根本没眼看,可是姜苕又眼巴巴的等着她一个答复,她只好糊弄道,“若是见到他,一定替你问问。”
公主府里因着姜苕的到来鸽飞猫跳,东宫也因着太子妃的母亲徐氏拜访难得多了一抹人气。
太子妃见了徐氏仍旧是一副胆颤心惊的样子,屏退了所有的侍女才同徐氏搭话,“母亲怎么好好地来这?”
徐氏冷笑道,“若不是你攀上高枝,不再搭理娘家人,我也不至于捡着今日顶着风雪入宫。”
太子妃闻言将汤婆子塞到徐氏手里,听着她满口埋怨,“当初你嫁入东宫是怎么和你父亲说的?如今三年了,一儿半女都没有,不论怎么带消息给你,你从来不回一句话。若非你自己跪在你父亲面前,说愿意为了家族嫁给太子,吴家也不至于为了你得罪魏家,还设计让魏宁那丫头远嫁。”
徐氏唠唠叨叨说了许多,太子妃只是低头听着,等徐氏说完,才低声道,“母亲,是我的错。”
“如今也不指望你能生下未来的储君。”徐氏将一个小瓷瓶塞到太子妃手里,“这是你父亲让我交给你的,要怎么用,你出嫁前他便告知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