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们将盘碗碟筷收拾下去,锦霞殿热闹一场,转眼冷清下来。风吹铃动,叮叮当当。黎钰时对檀麒的忌惮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看来有必要见一见了。不仅见,还能“光明正大”地见。
冬日将至,恰逢檀麒生辰,皇帝在皇后处得了一位美人,十分高兴,既下旨设宴保和殿,为檀麒庆生。
同时借这个由头大赦天下,为平今年秋日祭天仪式上出了人命被强行打断,恐惹怒上苍,来年将国运不利的民怨民声。
至于行刺黎钰时的刺客,到底还是让大理寺查到了黎猷川的头上,让外姓之人背锅总好过坏了朝廷与皇室的声望。
刺客并非随便就拉来一个人,也不会有人甘愿送死,但是曾蒙冤遭受朝廷不公对待者,便略有不同了。
冤冤相报何时了,出了人命跑不了。其中缘由细致地捋一捋,朝廷脱不了干系。不查不是,深究也不是,皇帝令大理寺要把握好一个度。
儿子的庆生宴,自当还是母亲悉心为他筹备一番。
保和殿内,黎钰时恭敬地侯在一旁。祭天仪式上太子妃遇刺一事,皇后亲眼得见,是一见证者。
信不过旁人的话总还是会信自己的眼睛,可以说黎钰时当时的反应真的不能再真,倘若救护不及时,命都差点没了。
因此计划而未能顺利实施,她对黎钰时也并无怀疑。但好好的计划在她这里出了岔子,皇后的态度也不会好。
皇帝宫妃,皇子公主,围坐其中的还是这些人。旧的未去新的来,皇帝身边又换了新宠,正是左看右看都觉得顺眼喜欢的时候。
太后如今愈发糊涂,这种场合便不再出席。
宴席上的主人公满面红光是好不恣意,黎钰时坐在对面用膳,听后妃们你讥我一句我还你一句,夸你捧你也会暗含心机。
偶然间抬眼看过去恰好与他视线相撞。
情。
黎钰时向那双黑瞳里仔细地瞧了瞧。若真的有,做一些出格的事也只祸害他自己,不是什么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