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刘嘉启本不应该说这些,只他跟在官家身边久了, 便也敢说几句。官家还就吃他这套,时常问些浅薄的问题,给官家逗个趣儿也好。

“无碍, 便这样吧,章致拙年纪虽小, 这策问做得可是不差, 老练不输其他人。便是把卷子贴出去, 也是实至名归,无人置啄。”官家慢悠悠喝了口茶, 也不多解释什么。

这南北之争,向来得警惕。南方文气鼎盛, 自古便出才子;北方就差了一着。这几年朝中大臣也多偏爱江南文风,以致前几年的状元都是南方人。

官家有心想扶一扶北方读书人,奈何确实技不如人, 实在不好硬提。这北方读书人已有隐隐怨怼,若不平衡,迟早闹出事儿来。这回的章致拙文章学识不差, 只年纪小些,也不是问题。

这南方读书人多进士,实际上和经济中心南移有关。

这里的大昭,自唐之后并未经过长期纷乱的五代十国, 比较顺利便建立了新的中央集权帝国。同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也在客观上加快了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

南方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繁茂的海运使得资本经济迅速累积,百姓家中也有了余钱。经济繁盛自然促进文化发展,南边读书人中能出更多的进士,这也不足为奇。

只大昭毕竟刚刚建立,还没满百年。前朝老牌世家被推翻,资本阶级刚刚进行了洗牌重建,新的阶级刚刚建立,尚未完成垄断统治。

这垄断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同时也是文化上的。世家大族会有更多、更全的书籍、会有更优秀的老师,朝中会有更硬的关系等等。等到阶级矛盾激化,无法缓解时,便会爆发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再次重复这一过程。

如今阶级上升通道还未完全关闭,矛盾也还未激化。若是统治者能及时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应手段进行缓解,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这一矛盾。但这些措施说到底只能暂缓封建王朝的衰落,而不能彻底解决。

若要彻底解决矛盾,还要建立新的统治关系,不过这实在是太过遥远的,暂且不提。

没几日便到了殿试放榜时候,章致拙同林毅轩好早便到了殿外等待。

礼部官员还召集了众生彩排,在皇宫圣人面前可不能出了岔子。

章致拙还想着到时名次公布,自己该怎么在万分激动的情况下,保持淡然的风度,如今这一彩排,早把信息泄露得一干二净了。

章致拙排在众人头一个,有些不是滋味儿,自己是状元吧,这可真是一点悬念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