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赵赋看了看手里十岁案首的卷子,从第一场到最后一场厚厚一沓。赵赋心中忖度,自个儿辖下出了个十岁的神童,多少也是个政绩,到时吏部自评,可得把这点也写上,添添光彩。

便是有心人眼热,想寻错处,怕是也不易。赵赋拿起一张四书义的卷子,这文章做的漂亮,开篇两句破题尤为精彩,颇有石破天惊的气势。之后的承题也是一气呵成,论述部分骈散结合,句式整饬优美,又处处扣题,整篇文章脉络清晰,倒有浑然自如之意。

时务策虽有些稚嫩,也难为他小小年纪能想到这些。至于诗赋,很有顾大公子的风范,行云流水,飘渺异常。

赵赋想到弥封拆开时发现居然是个十岁小童所作,委实令人诧异,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第14章 购宅院

牛膝村,章家。

刚刚过午,章致拙一家便已到了院门口,安哥儿老远开始喊爹娘。祖母高氏笑着,拄着拐杖,连声招呼着快进来。

一众小辈向祖母行礼问好,高氏笑弯了眼,脸颊上的皱纹都深了许多。大伯母钱氏并两个新嫂子已在灶王间忙碌了,准备今晚的宴席。

早在县试放案后,章则淮便已打发人来牛膝村给章家报喜。众人皆大喜,高氏更是直念阿弥陀佛,想着今年得多贡一些香火。章则河同族里人商量了一宿,拍板要在家中好好办个席面庆贺庆贺,好让大伙知道章家如今又有复兴的希望了。

章则河给弟弟去信,让他十日后带家人来村里热闹热闹。这不,今儿章则淮一家便来了。

章则河家已扩大了不少,原先的泥墙土瓦重新翻修了,又在屋旁另起了两个院子,宽敞大方,青砖黛瓦,整齐气派极了。两个大儿子去年刚刚成了亲,媳妇是邻村的姑娘。成亲后便搬进了各自的院子,虽还未分家,但院门一关,也同分家差不离了,只吃饭还在一处。

距离远了,矛盾却少了许多。

沈氏也来到灶王间,颇为不好意思道:“大嫂这样辛苦筹备席面,倒显得我无所事事了。”

钱氏爽朗地一笑道:“这有啥,还有我的两个好儿媳一同帮忙呢。再说,平日里安哥儿给弟妹你添了多少麻烦,我还每日害怕你来找我告状呢。”

钱氏夸张的话语惹得沈氏大笑,忙推脱寒暄了会,久未相见的些许尴尬散去,氛围融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