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沈氏已利索的包完两个饺子,看章致拙笨手笨脚地还在裹馅,又道:“六六大顺是个好兆头,今年拙哥儿便要下场考县试了,讨个好彩头。”

没错,自打五岁那年启蒙,章致拙已读了整整五年的书了,夫子终于松口肯让他下场一试。主要还是忧心章致拙仅靠资质,不肯用功,若是年纪太小,一个考不过,容易被吓着,日后再考便难了。

孟秀才的拳拳爱才之心倒没白费,章致拙也理解,头一回参加科举考试他也发怵,准备充分些更妥当。他的年纪也确实还小,一般而言,能在十四岁前便考中童生的都能被称为神童。

章致拙如此好面子的人,更是打算十四岁前定要考中,否则风言风语便会多了。谁让先前他的神童之名如此盛,十四岁还没考中童生的神童那还是神童吗?

章致拙在心里这样想着,手上也不耽搁,包完了最后几张饺子皮。捡出一些当晚便吃了,剩下的塞进砵里直接放在后院的青石板上即可,或者裹上些雪,冰天雪地的,也不会坏。

章致拙直接咬了一大口,饺子里渗出的汁水鲜美滚烫,连忙伸出舌头大口呼呼。自家包的饺子用料货真价实,早上刚从王屠户那儿剁的新鲜猪肉,和着大伯拿来的菘菜,猪油那么一炒,香啊。

章则淮在桌上摆好菜式,倒了九盅黄酒,一一摆好筷子,又念了经,烧了黄纸,跪地磕头祭了祖宗,一家人才热热闹闹开始吃年夜饭。

窗外爆竹声不绝于耳,时而掺着小孩儿的尖叫声,大人们的笑声。有大户人家购了昂贵的烟火,在黝黑的空中炸开绚丽耀眼的火花,引得地上的人歆羡地抬起头久久张望,兴奋地用手点,这朵好看,还是那朵炸的更大些。

有些人家吃完年夜饭会一家子齐聚,外出逛街。章家不打算出去,每当这种时候拍花子总是格外猖獗,纵是官府抽出许多人手,也有很多小孩被掳走。过年正是开心的时候,可不要乐极生悲。

章致拙在吃完年夜饭,拿了压岁钱,又和家人说了会话之后,又钻进自己的屋子,开始读书。

腊月里,章致拙在木匠铺子那儿打的科举倒计时木牌总算到了,花了他一钱银子,甚是肉痛。为此,他特地邀请今年同样要下场的李珏、林毅轩来参观,积极安利这一神器。

正经事古代人的俩小孩望着墙上触目惊心的“离县试仅七二日”字样,瑟瑟发抖。他们何时见过如此丧心病狂的操作,纷纷谴责章致拙,在学堂如此惫懒,没想到在家如此努力,还想出这么逼人的法子。

章致拙不为所动,倒计时也是各大初高中名校的传统艺能了,一般的考试还不配用上这计时牌,科举当然不一样,每场考试都得用上。章致拙话锋一转又开始数落二人:“若是学的扎实,何须怕这一小小木牌,县试的日子就在那儿,与其逃避,不如勇敢面对它。”

章致拙一声“奥里给”差点脱口而出,硬生生又咽下,充满正义地回望二人,仿佛他的一份好意被误解了。

李珏、轩哥儿虽已十五,家里都开始相看了,但和章致拙仍然平辈相交,不摆大哥架子。主要还是章致拙学问做的好,有时候还会感觉他才是年纪大的那个,就比如现在。

轩哥儿率先开口道:“拙哥儿,你这个法子好,回头我在家也挂一个。”李珏也急忙道:“我跟我爹说,让我那帮堂哥堂弟也挂一个,今年就算不考,日后也定有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