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分门古今类事》:“崔曙作《明堂火珠》诗云:‘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时称佳句。未几,曙卒。无子,惟一女,名星星。星,盖其谶也。”后人常用曙后孤星代表孤女。

第11章 模拟考

夜晚,来到新环境的安哥儿有些睡不着觉,就着月华,看向另一边的拙哥儿。章致拙正点着烛火,进行最后一次的复习检查。

“哥哥,读书好玩吗?”安哥儿感觉不太安,有些瑟缩地钻进被子,轻声说道:“我可以学好吗?我怕我笨读书读不好。”

章致拙走到床边,给他掖了掖被角,俯下身摸了摸小孩儿软软的毛发,安慰道:“不怕,哥哥会教你的。”

之后的事实证明,章致安确实是他教出的最好的学生之一。

又忙活了一阵,章致拙也吹灭了蜡烛,上床睡了,夜色如水,美梦似真。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两年后,正值春节,京城大概是大昭年味儿最浓的地方了吧。家家挂起桃符,一年的辛劳似乎都在新年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而散去。

大年三十,铺子只开了半日,向晚章家一家四口正忙着包饺子,普普通通的猪肉菘菜陷。半月前,章则河来了一趟城里,又送了许多菜蔬米粮并过年四礼,顺道接安哥儿回牛膝村过年。

灶上热气蒸腾,等着新包好的饺子上锅蒸。章则淮往灶里又塞了一根柴火,红彤彤的灶眼里,火焰汹涌跳动,照得人脸暖呼呼,再在一旁放上几枚朝廷大力推广的地薯土豆,由热气烘熟。

拙哥儿和琳姐儿在新年穿得喜气洋洋,全身上下一身红色,尤其是琳姐儿,头上扎了两个花苞头,戴着拙哥儿摘下的腊梅,好不可爱。

章致拙已十岁了,琳姐儿也十二了,这么大岁数的小孩儿一年一个样儿,拙哥儿褪去稚气,人也显得稳重了些;琳姐儿是女孩,青春期到了更是抽了芽,比拙哥儿高出整整一个头。

章致拙小心翼翼捏好一个六褶的饺子,放在盘里。沈氏见状,笑道:“咱们家包饺子都包的四褶,偏你要包六个褶儿。”

章致拙一怔,随口回道:“六六大顺嘛。”实际上上辈子他家就包的六褶儿,若不是沈氏细心发现,他还没注意。前世留给他的记忆已经很淡了,似乎他就是在京城土生土长的一个小商贩的儿子。

乱七八糟想了一通,章致拙便把这些抛之脑后了,往事不可追,还是专心包好自己手中的这枚饺子比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