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语成谶啊。
早上才说着万一暴露了,不定有上头的人寻来,下午明路便应景地到了,索性看样子不是因为那件事。
“周公公说务必叫我把这些衣物送过来,天气寒凉,阮大人之前的病也未痊愈,要多注意,多强饭添衣,免得受不住躺下了。”
明路微微红着脸,将手中一个大团包袱递过来,见她脸色苍白,忍不住又关切道,“阮大人,还吃得消吗?看着您清减了许多,看来这浣衣局是折磨人得很,您可一定要爱惜自个儿的身体。”
明路左右和和气气地审视着她,一连串地说着,阮木蘅对他也提不起脾气来,只得笑了笑致谢道,“劳烦小路子惦记了,也转告周公公他的好意我心领了。”
阮木蘅躬身接过,明路却仍搂着一篓子什么话,支支吾吾一会儿,明澈的眼睛不好意思地瞟向别处道,“还另有一事,重华殿那边古董名器一冬里落了灰,需要人去整理打扫,就烦请阮大人去清点整理一下了。”
阮木蘅一愣,脱口便道,“是皇上的旨意?”
望着明路殷切的眼神,嘴唇抿了抿,也罢,本就要干狮子头上捋毛的事,先低调一些吧。
…
重华宝殿外络绎地有王公大臣踏入,雕花的窗格内瞥进去,大殿两侧竖着十多屏字画,附庸风雅的朝臣骚客,指指点点地品评着。
景鸾辞一身闲适的檀色常服,难得闲散地坐着,品着茶与坐下的大臣说着那幅好,那幅最出众。
眼睛不经意抬起时,正好与殿外走过的阮木蘅看了个对眼,她微微一怔,别过头去,跟上明路的步伐,到正殿侧的偏殿。
明路将她引进去后,指着案桌上的纸笔册子,又划一圈墙边一架一架的青铜器、瓷器、玉器等,不好意思地说道,“烦请大人先分门别类地登记一下,清扫的工作到不必躬亲,等会儿自有人替您来做。”
阮木蘅颔首,一排排地观赏了一会儿,虽说她是个粗人,但这么多年在宫廷浸淫,见过听过摸过,也懂上一些,此时看着这些器物或精巧,或厚重,或充满了古意,觉得叹为观止。
难怪说皇帝富有呢,这一件拿出去卖,平常人家两三辈子都不愁吃穿了罢。
尔后老老实实地拿起纸笔,明路接着道,“阮大人也不用着急,这些今日本就做不完。”指了指楼顶,“上头还有好多呢,阮大人这五日都来这边慢慢处理就好,浣衣局那边我已与大嬷嬷说过了,也正好不必再浸在水中折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