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页

嘉年 左篱 1304 字 2022-10-13

“耕牛事关农事,农事事关民生,您年事已高,这些事本就不该劳烦您的。”说着,荀彧走到院中,将身上袍子解下披到老人单薄的衣衫外,又扶着老人到一边坐下。老人受宠若惊,想抓紧袍子免得沾到雪,又怕刚做完农活的手污了它。为难之际,他一转头,惊讶的发现荀彧竟真的挽起宽袖,给剩下的耕牛喂起草料,毫不在意衣摆沾上草屑与泥土。

“老人家,您是一个人住吗?”

“老朽和儿子儿媳同住,不巧他们今日去小学接我那孙儿,得过了晌午才回来。”他抓着袍子,声音有些紧张,“平日里这些活他们都不让我做。趁他们今日都不在,老朽才想帮他们分担些。”却没想到,反倒劳烦了这位好心的贵客。

听到此,荀彧眼角笑意真切了许多:“您儿子儿媳孝顺,才不愿您来忙这些事。”又如闲聊般道,“瞧您家的牛体壮膘肥,今年的收成应该不错吧。”

“是,是。”老农连连赞同,既是为儿子儿媳的孝顺,也是为今年的好收成,“这些年流寇少了,仗也不常打了,若是哪年天时不好,朝廷不仅不收赋税,还会给我们分种子。前年,还把村边上一条河引到了村里,家家户户的浇地都不用再隔三岔五去挑水。就连我那孙儿,也不必再帮我忙农事,能到小学去读书。这日子,真是比前些年好了太多。”

“瑞雪丰年,这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喂完耕牛,他又帮老农筛起晾在檐下的种子,将挂在一边的腊脯和酿在窖中的冬酒到前院,一边忙着杂活,一边问着老农琐碎的家长里短。这位不知哪里来的好心人对村中的情况似乎十分感兴趣,从农耕布织到自己那孙儿的学业,人都会一一细问,每听到他答一句,眼中的欣然之『色』就会更深一层。让这样一位贵人帮忙,老人本就讪讪不已,可又拗不过人,只得更加尽心地回答起荀彧的问题,堪堪缓解心中的愧疚。

忙完所有能做的事,荀彧解下布斤将散『乱』的碎发重新束起,老人为他端来一杯温好的椒酒:

“今日恰是除夕。贵人若不嫌弃,不如在老朽家饮酒守岁,明日再离开吧。”

“您的好意我心领了。”荀彧浅笑道,“只是,我也有家人还在村外等我,就不叨扰老人家了。”说完,他又从袖中掏出一卷竹简,“这是郑公注过的一篇《孝经》,等您家孙儿学完现在读的《六甲》《三仓》,可以再学这本书。还有……”他又从腰侧解下一个香囊递给老人,“这里面是些椒葵子,您挂在家中去,可以防虫。”

“您,您实在是……”太多感激的话积聚在心口,老人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等他终于组织好语言时,那抹素『色』的身影却已不见了踪影。

荀彧再次路过村口时,那些梳着总角双髻的孩童还在嬉闹。他们有的骑着一根竹竿互相追逐,有的拖着鸠车陶鸽助阵,女孩子折了梅花枝『插』到头上,见到有人被雪球砸中,就咯咯的笑起来,如银铃清脆,一片欢欣盎然。

他不禁又弯了眉眼,比岁月更温柔。

他继续向前走去,在马车几十步远处,他看到衣袂随风飘扬的荀攸,

还有远道而来的夏侯惇。

荀攸向前跨一步,将荀彧挡在身后,毫不掩饰对来人的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