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试吃之时,薯条和薯片的美味一下就征服了大家,特别是小团子,嘴里噼里啪啦地响着根本停不下来。

李微歌阻止他:“容哥儿,吃这些要适可而止,油炸的食物虽美味,不可贪吃哦。”

小团子这才恹恹的停下去拿薯条的手,改去夹排骨土豆吃。

温妍见此情景,倒是灵机一动:“微歌姐姐,我想到了,这薯条和薯片肯定最受孩子喜爱,我们可以做些孩子喜爱的东西来招揽生意。”

李微歌赞同道:“是了,不如进店送麦芽糖,用小麦和糯米就可以做,成本低廉,又受孩子喜爱。”

其实李微歌脑海中第一个闪过的是糖葫芦,但现在并没有合适的山楂来货渠道,她只能放弃糖葫芦的想法。

两个人一拍即合,干劲满满的开始做店铺的准备工作。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李微歌都在做县城两家店铺的准备工作,教工人炸土豆和制作薯片,种更多的西红柿和辣椒来制作材料,从村里选择品性好的人家帮忙种植。

一个星期后,李微歌和温妍在县城的店铺就开张了,酸辣粉和土豆粉的店,李微歌干脆开成了重庆小面店,请了做面的师傅,调了地道的重庆油辣子。

零食店和小面店一开张就很火爆,大概是因为新奇,吸引了大批的人进来尝鲜,李微歌也将镇上的外卖业务延伸到了县里这两个店铺,提供送食物上门的服务。

一时间,县里都在讨论李微歌新开的这两家店。

好景不长,不过一个星期,重庆小面店的对面就开了一家一摸一样的四川小面店。

店里的装饰和菜品都和李微歌店里的一样,连口味也相似,唯有价格比李微歌店里的要低上一成。

四川小面店号称请来了省城第一酒楼菊花楼的主厨来掌勺,一时间,风头就超过了李微歌的店。

李微歌本能的觉得有些不对,省城有名的酒楼掌勺,应当也是个高级厨子了,怎么会到一个小县城的小店里做面?

在四川小面价格和声誉的攻势下,重庆小面的生意一落千丈,每天店里都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