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

年轻的董妃风韵犹存,却因常年担惊受怕,思虑过重,不到三十的年纪,额头和眼角便已布满细密的褶皱。

皇帝见了更嫌弃,嫔妃见了暗中讥笑。色衰爱弛,本身就不受宠又不懂得保养,她永远别想再出头了。

赵远十二岁那年,当年为太子一事卜卦的钦天监大臣晁氏贪污入狱。他受不住严刑拷打,把当年为拥护太子,故意诋毁五皇子误国的事,透漏出来。

皇帝大怒,彻查当年拥立嫡子的所有大臣。

皇后怕事情败露,派人去狱中毒死晁大人,让他永远闭嘴。然而事情出乎皇后意料,那就是太子恃宠而骄,目中无人,竟已私访民间为由,调戏画舫一女子,欲行不轨之事。不巧的是,那名女子正是商正如大人最宠爱的幼女。

商大人本就对太子德行颇有微词,如今更是怒气攻心,弹劾太子行为放浪,不堪大任。有了带头的,一些受过太子党欺压的朝臣也站出来反抗,联名上奏折。

一时间,太子骄奢淫逸、欺行霸市、结党营私的奏章,堆满皇帝的书案。

太子地位岌岌可危,皇后急的三天三夜睁眼无眠。前朝与后宫勾结,触犯皇帝大忌!

与此同时,皇帝又想起被自己忽视的五皇子,去御书房检查他的课业。没想到,不受关注的五皇子平日看上去温吞木讷,课业却从未落下,文武在一众皇子里十分出众。

一向隐忍的赵远这次不打算忍了,他要在父皇面前表现的优秀聪慧,只有父亲重视他,他的母妃才能好过。只有得到父皇的喜爱,才没有人敢随意欺辱他。

然后这一次,年少的赵远想错了。

皇帝再次动了改立五皇子为太子的念头,至老祖宗规矩于不顾。若董妃有后台,哪怕有几个人'支持她,这便是她咸鱼翻身的绝佳机会。

然而,她孤立无援。

权势必招来杀戮,皇帝的想法,赵远的好胜,害死了董妃。

就在皇帝犹豫是否改立太子时,董妃暴毙身亡。

董妃娘娘常年身体不适,心情忧郁,太医院诊断说娘娘忧思过度,积重难返,因病去世。可赵远不信,他坚信有人害了他母亲。第一个害她的,就是他自己。他隐忍多年,却在父亲面前出尽风头,结果打破了原本与世无争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