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

陆青青瓷器店、酒楼两头跑,忙得脚不沾地。好在崔婉柔踏实能干,不但将店铺打理得妥妥当当,还帮陆青青找了两个懂做账的伙计,供她挑选。陆青青一一看过后,觉得都很合适,正好瓷器店缺人便留用了。

瓷器店人手问题解决了,现在还剩下酒楼的问题,那就是厨娘不够用。

原来跟随齐心慧的人虽然能干,但厨艺是门技术和天分并存的活,光干苦力是做不好菜的。随着酒楼声望提高,仅靠齐心慧一人无法支撑,于是,陆青青准备在一品居内召开厨艺大赛,聘用前三名为一品居大厨,条件待遇丰厚。

厨艺比赛的消息放出来,顿时又一次引发全城议论。一些厨艺爱好者、小饭馆想跳槽的、路边摊想鲤鱼跃龙门的,还有一些单纯想来试一试的猎奇者,纷纷踊跃报名。周围小县城的大厨小厨听了,也跑来凑热闹。

七日后,报名人数超过一百人。

陆青青的酒楼没地方容纳这么多人一起比赛,于是给参赛者们出了一道初赛选拔题,即找到一味从来没吃过的新奇调料。

这道选拔题其实有她的私心。她觉得古代的油盐酱醋食之乏味,但很多现代有的调料要么是还没进口过来,要么是还没发掘出来。于是她出了这道题,希望参赛者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给一品居带来新鲜的调味品。

初试选拔题一出,淘汰者过半,一些人嫌诸事麻烦,懒得亲自寻找。一些人沽名钓誉,觉得自己做的饭菜天下无双,无需新鲜调料。

还有些人找有钱人购置调味品,觉得陆青青一介女流没见过世面,随便糊弄了事,结果一一被淘汰了。最后留下来的十人也并没有寻到新鲜调料,而是自己精心配置了调味汤汁,老料新吃,别有一番滋味。

就在陆青青准备放弃寻找新调料时,赵守成给一品居推荐了一位厨子。

他信心满满的找到陆青青:“这人带来的调味料,你一定喜欢。”

此人名叫多尔勒,身材高大威猛,长着络腮胡,眼眶很深,鼻梁高挺,头戴深色包头巾,绝非中原人的穿着长相。

多尔勒官话说得很好,他给一品居带来了花椒、八角、桂皮这类稀缺香料,还带来了辛辣调味料。

陆青青吃了一惊,她记得辣椒是明朝之后传入中国,古时大都用生姜和黄芥末调辣味,欠缺很多。这位多尔勒是如何弄到辣椒粉的?

罢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终于告别清汤寡水,可以吃上辣子了!

多尔勒成为第十一位参赛的大厨。其实陆青青已决定聘用他了,他能搞到这么多佐料,哪怕不会做菜也无妨,专职帮忙搞佐料即可。但为了比赛公开公正,她决定让所有人有一次公平竞争机会。参赛者自由发挥,做自己最得意的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