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官僚士民心中,普遍种下了这么一个念头,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而赵子称在和核心的心腹大臣商议后,也觉得河北人心动摇可用,大宋可以顺着黄河北进,再配合海路的长途运兵作战了。
也有个别朝臣,觉得应该再休养生息、积蓄一下民力,认为这几年修了黄河,还有那么多工程,耗费民力过重,不如再等等。
但这次赵子称却没有再等,他的意见很明确:“黄河有序改道”这种大事,对河北民心的冲击是很大的,要利用这个敌方人民心理波动的契机,快刀斩乱麻来一波!
至于大臣们担心民力不足,全力北伐会不会竭泽而渔用民过重,赵子称是这样认为的——不管怎么说,先把燕云收回来,至少把关内的地盘收回来。
河北百姓是最受黄河有序改道心理冲击的,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而辽东腹地乃至更东北边女真人的老巢,未必会被这个事件冲击到,也未必会人心不稳。
所以真要是收复了关内土地后,暂时没有更好的契机一鼓作气直捣黄龙,那也没必要再硬磕。
灭金可以分成好几段完成嘛,不要总是想着毕其功于一役。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大宋朝廷高层终于统一了认识,在皇帝的亲自力推下,于建炎三年秋收之后,展开了全面北伐。
开战之前,赵子称先单独召见了相王岳飞,并且授权他独领一军、独当一面。
“鹏举,朝廷大军北上,此番计划兵分三路,第一路沿着新的黄河水道北上,争夺河北腹地。第二路沿着海岸北上,直扑燕京及其沿渤海门户。第三路由高丽出发,沿着辽东沿海,进攻辽东。
前两路就由朕亲征统领,唯独东边高丽那一路孤悬海外。卿三年前曾从高丽出发,绕路直捣上京,对从高丽北伐的地理自然更加了解。这一路的方略,就由卿自行裁处、随机应变,朕就用人不疑,不过问细节了。
朕只有一点要求,这次不一定仅限于骚扰牵制金军,若能实打实拿下辽东半岛沿海一部分城池,也可酌情长期固守。如今我大宋海运之力已非三年前可比,就算隔海控制一些沿海城池,也有把握长期守住、就靠海运补给兵源、军械和粮草。
说不定在敌后多扎几根钉子,还能多流一点金人的血,让他们看得见,吃不下,骨鲠在喉,又不得不反复尝试进攻。我大宋正好以逸待劳,消耗金人兵马。女真全族算上男女老幼,也不到百万人丁,如何耗得过我大宋。”
岳飞听后,心中微微一凛,但略一思忖后,很快就完全领会了皇帝陛下的旨意。
不得不说,赵子称的方案,岳飞仔细想过后,也是发自内心地赞同。陛下不愧是马上得天下的圣君,对兵法军略的认识,完全是当今天下第一流的。
他手下的诸将,也就岳飞能完全跟得上陛下的思路,其余韩世忠刘光世,说不定还要稍微差一点点。
最终,赵子称就做了如下部署:他自己带着刘光世和关胜等人,走山东沿着黄河新道北上,御驾亲征。
韩世忠率领海路水军,在后世天津、唐山一带搞登陆骚扰,靠海路运粮支援,俯射山海关以西的其他燕云失地。
而岳飞带着高丽半岛的宋军,既可以沿着长白山骚扰、疑兵,又可以沿着高丽海岸线进攻金人的辽东,让金人首尾不能相顾。
三路大军约定在北方粮食收获季一起出兵,这样抵达沧州乃至平州等地时,当地金国农耕区百姓的麦子还没晒干入库呢,说不定还能反过来偷袭抢金人一把,减少粮草的后勤补给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