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改元图治,秣马北伐

金人自顾不暇的同时,赵子称这边,终于到了万事俱备的时候。

前一天除夕的时候,当时还没退位的赵桓,就把他作为皇帝的最后一班岗事务处理完了。

赵桓先把已经停灵多日的父皇正式起灵,准备移到大宋历代皇陵所在的永安军下葬。

永安军就是后世的郑州巩义,位于郑州和洛阳之间。

北宋的时候,以巩义为皇陵所在,这地方是东京汴梁和西京洛阳的正中间,也有地势之险、靠近之前汉唐皇帝密集埋葬的北邙山,位于北邙山最东侧的余脉边缘。

北邙山核心地段因为之前历朝历代埋的皇帝太多,快埋满了没地方,宋朝就往东边埋,已经埋到最边缘的余脉了。有时候也让后人不得不感慨。要是宋朝没有灭亡,后续的朝代也一直在河洛建都,千年以后,也不知北邙山上还有什么空地可用。

赵佶起灵之前,赵桓还举行了正式的献俘仪式,把被抓多日的完颜宗翰拉到赵佶灵前,然后洒酒浇奠,当众剐了完颜宗翰,以为当初汴京被破被屠之仇雪恨。

不过宋朝的时候,凌迟之刑还不完善,并没有连剐三天的说法。

为了避免拖过年,刑罚在一天之内就要完成,剐上三百六十刀就够了。

即便如此,公示活剐完颜宗翰的时候,还是引来了无数百姓围观,堪称大宋朝建国以来最热闹的一次凌迟。

虽然汴京城内人口最少的时候,一度跌破了二十万。如今恢复数月、周遭逃亡百姓多有迁移回来,还有朝廷驻军的补充,汴京城内如今总共有三十多万活人。

这三十多万人里,竟有接近三十万来看了这场凌迟,几乎占到全城人口的七八成之多。

可以说除了实在走不动道的老头老太和幼童,还有残疾人士,其他能来的都来了。

甚至还有从周边府县特地赶过来、围观当初攻破京城的金国主帅被活剐的盛况。

刽子手每剐一刀,人群中就爆发出一阵欢呼,半天内整整三百六十刀,就是三百六十轮欢呼,此起彼伏。很多人嗓子都喊哑了,依然乐此不疲,也不顾天寒地冻,都在硬生生围观了半天。

好在人多拥挤,也便于保暖,室外空气流通场合也不用担心缺氧。朝廷还特地临时安排了几百堆篝火,在州桥附近许多街道上布置,让士兵看守避免出乱子。

行刑结束后,多少人都感动流涕,赵子称的威望,和天下百姓的同仇敌忾之心,也被引导到了最巅峰。

……

次日一早,元旦清晨卯时,赵桓退位、赵子称登基的典礼,就紧跟在赵佶起灵之后举行了。

因为是自家兄弟传位,并非异姓禅让,所以倒是不用专门筑高台。

禅让典礼是在皇宫里举行的,不用对百姓开放,但是文武官员们都要来朝贺。

赵桓当着百官的面,把天子玺绶放在托盘里,亲手递交到赵子称手上。

随后赵子称登上陛阶,端坐龙椅之上,接受百官朝拜。

赵桓退下之后,立刻更衣,换了道家居士的服饰,自此清修,反思悔恨早年那段与父亲争权夺利的人生插曲。

赵子称接受完百官朝拜后,赐文武众卿免礼,随后让宦官宣读诏书,改元建炎,以立志恢复故土,收回河北。

“朕践祚改元,自当以天下为任,朕今日当着百官之面盟誓,必会带领诸将,恢复河北,包括燕云。驱除鞑虏,护我华夏。”

盟誓之后,赵子称又进行了诸多册封。

他先册封慕容氏为皇后,王氏、张氏等妾侍也都为贵妃,其余另有妃嫔若干。

已经五岁的嫡长子赵伯琮为皇太子,(历史上被赵构收养后才改名赵昚)

其余庶子、女儿也都封为诸王、公主。

其中慕容秋亲生的、为了掩人耳目才掉包给妾侍张氏的那个女儿,也受到了额外优待。在诸公主中待遇最高,以安慕容氏姐妹之心。

其余满朝文武,三省六部,枢密院各处,也都安插补全。文官之中,张叔夜、李纲等人位列执宰。还有陈过庭、呼延庆、赵良嗣等曾经跟赵子称共事过的文臣,也都得到了明显的升迁。

包括赵子称在两浙、登莱做文官时期,那些核心嫡系旧臣,也都安插到了朝廷要职上,大多分列六部尚书、侍郎。

比如赵子称在苏州时的老上司、曾经当过苏州通判的魏宪,如今升到了御史台。他在杭州时的重要同僚赵约,也升到了刑部。

武将方面,岳飞因为之前直捣上京、迎回二圣之功,被赵子称破例封为相王。

刘光世、韩世忠等之前立过收复失地大功的嫡系武将,也都暂得开国郡公爵位,将来再有大功也还有再升的空间。

关胜、杨志、林冲、呼延灼等跟随多年的部将,也都各凭实际军功,有开国郡公至开国侯不等的爵位。其领兵军职,也各有升迁。实际上分别都能获得多则三五万、少则一两万的带兵权。

全部封赏结束之后,赵子称又宣布大赦天下,并且给京官休沐假期,普天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