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转机

大唐枭贼 曲墨封 1942 字 14天前

“不贡不朝,世袭罔替”,更意味着财政、民政、军事、人事全部自理,不用给朝廷交一文钱贡赋,就等于在大唐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王国,能合法施行平均田地、镇压胡商、提拔寒素之士等举措。

对草军群雄而言,若能借此缓个几年,缮甲厉兵,再图北伐,完全能够接受。

当年明教教主庞勋也提过类似的条件,认为义师实力不足以彻底推翻大唐,希望先建立一个属于明教兄弟的地方王国。但长安朝廷拒绝了提议,调集重兵,残酷镇压了明教义军。

要说黄巢的条件,是在戏弄朝廷,却也未必。

谁让大唐内部一直存在着河朔三镇这样的存在呢?

河朔枭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朱温小情人田珺的祖先,首代魏博节度使田承嗣。

田承嗣身为安禄山麾下的重将,非但没被剿灭,还顺利地在河北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享受世袭罔替、不贡不朝的特权,在辖区内庇护了一大堆安史余党,更给安禄山安庆绪父子,史思明史朝义父子立庙,称为四圣。

田承嗣仍不满足,还试图扩张地盘,图谋天下,被朝廷兵马讨伐,打了回去。但由于河朔藩镇互相抱团,朝廷也灭不掉田承嗣,只能接受其请罪,任由田氏继续割据。

现在田家早已衰微,魏博换成了韩家统治,但在世袭罔替,不给朝廷上贡一文钱赋税方面,没有任何改变。

河朔方镇的存在,一直是天子权力版图上最刺眼的疮疤。不仅令其他节度使想要有样学样,也壮了诸多反贼的胆。

就算推翻不了朝廷,退一步混个节度使当当,称霸一方,世袭罔替,岂不美哉?

黄巢非常喜欢雕版印刷术,以往他声讨朝廷腐朽昏庸,印刷大量檄文传送各方,现在求“招安”,也把自己的条件诉求散发天下,并诚恳与天子百官及唐土士人讨论改革士族门阀政治的可行性。

印刷术已经被发明多年,却使用有限。士大夫认为手抄书精致美观,印刷出来的东西则是粗陋不入流的玩意儿,只能印一些佛经、咒帖、日历等俗货,哄骗没知识的底层百姓。

按照黄巢的观点,这实际是士族门阀为了垄断知识,而使的花招。印刷术不流行,百姓获得知识的难度极高,就难以与士族门阀竞争。推广印刷之法,是打破士族门阀对知识垄断的关键一环。

“逸少,你觉得朝廷可会允诺么?”

黄巢龙飞凤舞地写好自己的请诉书函,令人拿去印刷后,斟着小酒,对一旁的皮日休道。

“逸少”,是皮日休的表字。听起来相当飘逸,无论年纪多大,都宛然翩翩少年。

“万一朝廷被风帅那边搅得焦头烂额,一时昏了头允诺了,咱们正好兵不血刃取下邕州、容州和交趾,休整三年两载,再图进取。”皮日休以手掩额,沉吟少顷道:“就算不同意,依着衮衮诸公的夙性,也要拿来讨论一番,一时半会越发不会再组织援兵来救广州了。”

黄巢大笑起来:“皮兄可谓知我者!”

皮日休能看出来的东西,李迢这样老奸巨猾的家伙,当然也能看出来。

得知黄巢散发得满天下都是的回复,李迢不由为之失态,气得吹胡子瞪眼。

他看得出来,不代表有办法解决问题。碰上这种事,朝廷的衮衮诸公一贯会认真讨论很一段时间,这期间什么正事也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