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韩平降敌

大唐枭贼 曲墨封 1657 字 15天前

然则疑人亦用,才是成大事者本色。若只知道任人唯亲,事业岂能壮大?

……

草军此番出兵,虽然黄巢三弟子一齐出马,但统筹全军之事,还是以善战多谋的朱温为首。

朱温从潮州回来后,黄巢对朱存之事,深表遗憾,好言抚慰。

此番令朱温掌大军出征,既是欲借朱温的复仇之心破敌,也是安抚朱温,表达对朱温的信任。

朱温挥师如火,迅速击退了高彦派出来袭扰的人马,趁势沿粤江西上,连续迫降数州,在贺州弃舟从陆而行。

杨复光和高彦已将岭南西道的兵力,以及北边来的援军,聚集在桂江上游的重镇桂林。

朱温固然可以选择批亢捣虚,袭取更多州县。

但草军转战这么多年,攻陷过那么多州县,朝廷已不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在意的是彻底解决问题。

根据朱温的判断,他如果逆流而上转攻柳州或邕州,高彦、杨复光压根不会理会,甚至懒得发一兵一卒救援。

他们的计划,就是在桂林一带布下有利于己方的战场,逼迫草军突破重重阻拦,与官军主力决一死战。

典型的后发制人战略,谨慎且实用。

现在草军准备结束流动作战,将岭南打下来作为根基,必须觅机和官军主力决战。

朱温胸中的复仇之火,也让他迫切寻求和高彦生死对决。

杀兄之仇,不共戴天,他和高彦之间必须分个你死我活,而且要尽快。

黄巢相信朱温不会被仇恨冲昏头脑,更认为这种复仇锐气可用,才会令朱温率军出战。

兵贵胜,不贵久,双方现在都希望速战速决!

既然要再入险地,朱温必须越发令自己头脑冷静,预先算计每一种可能,并对军纪和军心严加督饬。

由于孟楷和段红烟都表现出对朱温主导这次进军的高度配合,众将亦服膺于朱温的智勇,正是人心可用。

但进军途中,却出了点问题。

在朱温发起一次成功的突袭,攻克了高彦设在桂林外围山道边的数个堡寨之后。

却得到一个令全军震惊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