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军队短时间内急剧扩充,士兵五分之四是菜鸟,军官四分之三是刚毕业的军校生,甚至连反坦克炮都没有,几乎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
现在参战?你们怎么不先参战呢?
两国外交官在华盛敦进行了激烈争论,亚美利加国务卿对大统制联邦指手画脚的做派非常不高兴,反讽道:如果你们真的想要限制伊凡罗斯的扩张,那么干脆通过鲜卑利亚向西进攻伊凡罗斯。
双方斗嘴,相互推卸责任,实际问题却没有得到任何解决。
两国都没有做好参战准备,现在下场肯定讨不着好处,两国上层都只想占便宜不想吃亏。
太平洋东西的两个工业大国都不愿意承担责任,放任欧洲战局恶化,商克觉得玛丽安娜共和国迟早要完。
次日早上,装备局邀请他观摩‘一七五工程’改进版原型车的展示。
来到北郊军事基地,在观众台上等待的时候,在场的军官们谈起了目前面临的外交麻烦,商克也忍不住加入议论。
他担忧道:“这样扯皮下去不是办法,我觉得可以组建志愿部队,不用多,增援几个战车师和装步师,只要能拖住伊凡罗斯最开始咄咄逼人的势头就好了。”
“谁说不是呢?”有人无奈道:“但是不顶用啊,志愿部队集结到港口装船最快也要一个月,漂洋过海过去又要一个月,哪怕一切顺利都要两个月了,如果玛丽安娜能靠自己撑过两个月,还要什么外援?”
两个月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状况,实际执行起来肯定要奔着三个月去了。
商克“啧”了一声,沉声道:“确实没意义……”
伊凡罗斯帝国的生产力接近饱和,百万大军连续高烈度作战,每天消耗的物资都是天文数字,伊凡罗斯军工部门制造的武器弹药少于前线每天消耗的。
每时每刻,库存军需物资都在减少。
即使乐观估计,最多也只能维持两个月的大规模攻势。
例如最关键的炸药,炮弹、手榴弹、航空炸弹等等都需要填充炸药,为制造这些炸药,每个月最少需要6000吨甲苯,而伊凡罗斯化学工业只能自产3500~3600吨甲苯。
随着联合王国停止与伊凡罗斯帝国的贸易,仅剩的进口渠道也彻底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