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琼江河谷(二)

然而,在路途中,他不仅与家人失散,而且还被其他难民抢了随身的行李和财物,到了登州时,立时变成一无所有的流民。

未多久,就病倒在街头。

就在他困顿无措之际,新华人在登州开粥棚,招移民,不期将他给救了。

因为会读书认字,被临时招录为书手,帮着新华人登记移民信息、统计钱粮花销。

后来,他又跟着新华人坐船到了长山岛,处理移民收容事务。

未几,又被送至哭娘岛(今海洋岛)。

随后,便稀里糊涂地混同大量移民一起乘坐船只,漂洋过海来到了新洲大陆。

其实,在北瀛岛时,他是有机会向新华移民官员说明自己的情况,以有家人尚在大明的理由,拒绝前往新洲。

但他却生出一个想法,那就是要在新华谋一个锦绣前程。

听闻,这个国家创立仅十余年,人丁稀少,急需各类人才,每年都会从大明招揽数以万计的移民。

这等新兴崛起的小邦,想必非常需要他这种经天纬地的惊世之才。

前宋时期,像那屡试不第的张元和吴昊在投奔西夏后,未几年,便官至西夏太师、中书令,成为西夏国相,荣耀一世无两。

而他刘文成亦可仿效之,谋一个百年富贵。

可是,抵达新华后,被拉到这处被称之为子午河专区的地方,新华人除了让他做点抄抄写写的文字工作外,竟无人将他视为管仲之材,乐毅之将。

这种轻视,让他颇感沮丧和失望。

于是,他便写了一篇《琼江拓殖疏》,托人呈给专员大人观览,以期获得对方的重视。

这个效果嘛,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人家看了他的文章后,确实给了他一份任命书,前往永平堡拓殖分区,任职一个捞什子的初等文书。

不过,他在稍事打听了一下后,得知这个所谓初等文书,根本没有任何品级,只是新华政府最为基层的办事员。

呃,大概跟我大明府县下面的胥吏杂役一般。

不过,他还是决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他相信,自己的满腹才华早晚会被新华人所看到,并迎来自己的飞黄腾达那一天。

此番,随叶青赴任本想攀附权贵--据说,这位年轻的上官是专员大人的心腹,在基层历练一番,就会获得高升,却没想到碰了个软钉子。

“你且记住。”叶青声音放缓,但语气严厉,“在永平堡,评判文书一职表现优劣的标准是户籍登记是否清晰、田亩统计是否准确、民生诉求是否及时传递,以及各项物资分配是否合理,而非溜须拍马,做一些漂亮的官样文章。”

他指了指舱室角落摆放的公文箱:“这里有去年移民的名册和耕地台账,你先熟悉起来。到永平后,第一件事就是核对新移民的安置记录,勿要有丝毫疏漏。”

刘文成连忙应诺,额角已渗出细汗。

江风从舱门缝隙灌入,吹动叶青案头的《拓殖区治理要义》,书页停在“官民权责章”的篇目上。

叶青望着窗外渐散的晨雾,心中暗忖:看来改变这等大明文人的观念和行为,要和开垦荒地一样,从基础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