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铁火年代(续一)

8月18日,下午二时许,“捷运-5号”缓缓驶入分州港,这比预定到达的时间足足晚了两个多小时。

盖因,清晨六时,船只从东浦岛利固寨(今盐泉岛恒河镇)即将出发时,十数个移民或许是身体太过虚弱,也可能是晚上未能休息好,在排队上船时,竟然被挤得意外掉落水中。

其中,还有一名抱着孩童的妇人,一时间惊呼声不断,搞得码头上秩序顿时乱成一团。

虽然,十几名水手和岛上渔民快速地跳入水中救人,但还是造成了两人溺亡,以至于船只出发时间不得不延后了一个多小时。

好在,后面的行程一切顺利,安然抵达分州。

脸色苍白的刘耀在两名同伴的搀扶下,趴在船舷上,望着这座依山傍海的新兴城镇,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该死的,这趟行程终于结束了。

晕船的滋味可真特么的不好受!

举目远眺,发现这座小城似乎与他脑海中那般荒凉拓殖点的印象已完全不同。

港口的数道水泥栈桥延伸至深海,几艘运煤驳船正排队装货,黑亮的煤炭在输送带的卷带下,如瀑布般倾泻进船舱。

远处,几座砖砌的烟囱不断喷吐着滚滚浓烟,在午后的阳光下勾勒出一幅工业画卷的轮廓。

空气中也弥漫着煤炭燃烧的硫磺味,混合着海风的咸腥,竟有种奇特的生机。

“嚯,这分州可比我三年前来的时候要热闹多了!”刘耀拍了拍船舷,伸手指向港口西侧的一片建筑群,“瞧见没?那儿就是洗煤厂,专为我们广丰钢铁厂所用煤炭而建的,每日可洗煤一百二十多吨。”

“当然,这家工厂也不仅仅洗煤,也制作城市居民所需的煤球、煤饼,输往新华各个县镇。”

“那边……”说着,他又指向分州城的西南方,“那边应该是分州焦煤厂,据说去年才刚刚完成了扩建,日产焦炭在80-100吨,除了满足当地工业生产所需外,还通过海运大量输往广丰。”

“可以说,分州就是咱们新华国内最大的煤化工基地。”

分州的煤化工产业,始于焦炭。

十五年前,广丰钢铁厂刚刚投产时,炼铁所用的还是木炭。

随着高炉规模扩大,以及对更高质量生铁的需求,发现木炭的热值不足、供应不稳,迫使新华科工部和矿业部寻找替代燃料。

而分州因煤炭储量丰富,埋藏浅,便第一时间落入新华决策委员会诸公的眼中。

1629年,分州拓殖点建立,成为始兴、广丰之后第三处据点,也是当时唯一远离核心本部的定居点。

次年四月,分州便往始兴港发送了第一船煤炭,此后随着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和人力的持续投入,该地很快便成为新华最大的煤炭供应地。

位于分州城北郊的优质烟煤矿脉,其煤质低硫、高挥发分,是炼制焦炭的绝佳原料。

相应的,该地围绕丰富的煤矿资源,陆续建起了系列煤化工产业,有焦煤厂、干馏厂、煤焦油提炼厂、煤沥青厂、煤球制作厂等十余家重工企业。

焦煤厂,可以为广丰、分州两家钢铁厂提供源源不断的焦炭。

煤焦油提炼厂,可以从煤炭干馏当中稳定的提取煤焦油,能合成十几种化工染料,用于棉纺织和呢绒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