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壮丁在这些保长、晋绥军士兵和军官眼里,已经不是人了,而是可以肆意贩卖的奴隶!
有钱有势的地主乡绅,往往能通过贿赂保长或军官,让自己或子弟的名字从名册上消失,或花钱雇佣贫苦人家的子弟、甚至流民乞丐去“顶替”。
一个名额的价格,在黑市上被炒到几十块甚至上百块大洋。
这相当于普通农户好几年的收入,一般的农民家庭,又怎么可能支付得起?
更黑暗的是“抓丁卖钱”,一些兵痞和保长勾结,故意多抓壮丁,将超额的部分私下卖给需要顶替的人家,或者转手卖给更需要兵源的其他部队,并从中牟取暴利。
被抓的壮丁,如同牲口般被标价买卖,毫无尊严可言。
被抓走的壮丁,可不是直接被送到军营了事。
这还只是他们苦难的开始,这条通往未知兵营或血肉磨盘般前线的押送之路,是另一段铺满血泪的死亡序曲。
为了防止逃跑,壮丁们被粗粝的麻绳或冰冷的铁丝反绑双手,更有甚者,用一根浸了桐油、勒进皮肉的长绳,将十几人甚至几十人像蚂蚱一样串在一起。
只是稍有动作,便牵一发而动全身,引来押解士兵的呵斥和鞭打。
在六月七月毒辣的日头下,壮丁们顶着干渴和饥饿长途跋涉。
壮丁们穿着破烂的单衣,赤脚或蹬着破烂的草鞋,行走在滚烫的土路或碎石路上。
干粮是发霉的杂粮饼子,饮水极少。
中暑、脱水、脚底磨烂化脓者比比皆是。
押送的士兵视其为累赘和潜在的逃犯,动辄皮鞭加身,枪托砸击。
伤病掉队者,往往被无情地遗弃在路边,任其被烈日烤干或被野狗啃噬。
空气里弥漫着汗臭、血腥和绝望的气息。
为了保命,不得不逃跑的壮丁一旦被发现,迎接他们的往往是毫不留情的子弹。
押送路上,时常可见倒毙在路旁、已经开始腐烂肿胀的尸体,引来成群的绿头苍蝇和聒噪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