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青州各郡设置折冲府,并在东莱郡和泰山以南的东莞郡开辟两片养马地。
养马需要三大条件,一是有盐,二是水土肥沃,三要靠山。
这两郡全都符合,唯一的缺点便是气候温和,养不出凉州河套的那种烈马,战马的后代会在温润的环境中退化。
不过作为权宜之计足够了。
灭亡南燕,刘道规信心大增,以现在的发展势头,不出十年,一定能获得一块优良养马地。
虎卫军虽然成了,但士卒之间摩擦不断,私下里仍在互相歧视。
北府西府转战天下多年,都是精锐,南燕降军也不差,很多人曾追随过慕容垂,同样南征北战,将他们放在一起,问题绝不会少。
但问题再多,也打消不了刘道规的决心。
现在处理不了,以后更难。
后燕、南燕,能将晋夷诸族合为一军,刘道规也能。
索性每一火中增设一名督长,进行更彻底的思想改造。
“将军何不效仿汉军蹴鞠、角抵?一则可以增进袍泽之谊,二则训练士卒。”封恺献上一计。
“大善!”刘道规一拍大腿。
霍去病征讨匈奴时,就常以蹴鞠来训练士兵,激励士气。
越是精锐的士卒,越是好斗,力气和戾气总要有个发泄之地,不在女人身上,就在敌人身上,蹴鞠和角抵,也是一种发泄方式。
刘道规令封恺制定一个详细的章程,正准备推行,北面的急报传来。
长孙嵩引五万大军突袭枋头,目前正在围攻黎阳。
达奚斤率两万骑兵化整为零,侵入黄河两岸的平原、乐安、济北、济南诸郡,烧杀掳掠,毁坏田地里庄稼。
洛阳的拓跋珪分兵攻打虎牢、轩辕、伊阙诸关。
刘道规看完各种军报,略一思索,对众将道:“蹴鞠、角抵延后,大军随我北上,杀入河北!”
垣尊道:“洛阳拓跋珪十五大军,若是突破关隘,中原危矣!”
他是南燕旧臣,对拓跋珪怀着恐惧心理。
但魏国都城在代北平城,注定魏国在中原站不住脚。
刘道规审视舆图许久,心中萌生一计,“中原早就被我打造成铁桶,拓跋珪就算攻破关隘也无妨,正好,我想将他锁在黄河以南!”
堂中众将都惊讶无比。
刘道规指着舆图上蜿蜒的黄河道:“洛阳孤悬河南,下游渡口全在我军掌握之中,上游渡口为毛德祖挡住,只有孟津渡和小平津,我军以骑兵、水军快速快速穿插,自濮阳杀入黎阳,先破长孙嵩,再攻河内郡,便可关门打狗,将拓跋珪永远留在河南。”
以前总想着防守,如今灭亡南燕,获得骑兵,攻守已经易势了。
虎卫军中的南燕降军,对魏军有刻骨之仇,这一战不怕他们下死力。
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自此以后,关中子弟为汉高效死力,屡败屡战。
战争是凝聚军心,融合虎卫军的最好方式。
不过这个计划实在太大胆了,数千里奔袭,北府和西府诸将一向稳扎稳打,从来没这么激进过。
步军有步军的战法,骑兵有骑兵的战术。
如果在平原上,胜负犹未可知,毕竟拓跋珪手上的十五万大军实力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