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向朱元璋透露明末历史

姜逸忙不迭的行礼:“后世之人姜逸,见过皇后娘娘,见过太子殿下。”

看着姜逸不伦不类的礼仪,怪异的服饰,一头短发,和陌生的自我介绍,马皇后和朱标将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一旁坐着的朱元璋。

朱元璋轻咳一声道:“今日唤你们前来,是有要事相商。此子名为姜逸,凭空出现在朕的文华殿,并且自称来自后世。”

马皇后微微颔首,“这位公子着装怪异,却自有一番气度。而且既然陛下敢如此说,想来陛下已经证实过这位姜先生的身份了,只是没想到还会有后世之人的出现,简直闻所未闻。”

一旁的太子朱标接着道:“既然这位姜先生来自后世,那么一定知道很多我大明的事情了。”

朱元璋道:“朕欲让其暂留宫中,尔等要好生相待。”马皇后和朱标连声答应。

朱元璋哈哈一笑:“今日乃是家宴,不必多礼,朕只是想好好招待你这后世之人。”

随后,宫女们端上珍馐佳肴,皆是姜逸未曾见过之物。一旁的宫女夹起一块鹿肉放入姜逸碗中,朱元璋见此说道:“此乃御膳房精心烹制,尝尝。”

酒过三巡后,朱元璋让人上茶,之后吩咐周围的太监宫女全都下去,一时之间整个乾清宫只剩下朱元璋、马皇后,朱标和姜逸四人。

姜逸知道朱元璋要问一些关于大明的事情了。

只见朱元璋思索片刻,看了看一旁的朱标,开口道:“姜小子,朕记得你之前说过,标儿迁都北平,朕想问问标儿这个皇帝做的怎么样。”

姜逸听后人都麻了,虽然知道朱元璋早晚会问,但也没想到开局雷击啊。

姜逸看着一旁脸上挂满期待之色的朱标,小心翼翼的说道,“那个,陛下,我说的是太宗,不是太子。”

“太宗不就是……”朱元璋话还没说完,瞬间反应过来了。随后满脸不可置信的对姜逸问道:“你的意思是太宗不是标儿?继承朕皇位的不是标儿?”

一旁的马皇后和朱标也是满脸震惊,三个人齐刷刷的盯着姜逸。

被大明最顶尖的三个人这般盯着,姜逸硬着头皮点点头,“陛下,确实如此,太子殿下并未继承皇位。”

朱元璋的脸一下子阴沉下来,“那标儿怎么了?难道是有人篡位?”

姜逸犹豫了一下,缓缓道出:“太子殿下在洪武二十五年,在陕西视察回来后便染上了风寒,没过多久就……就病逝了,八月葬于孝陵东侧,谥号为“懿文太子”。在建文元年,太子殿下被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

这话一出,仿佛晴天霹雳。朱标瞪大了眼睛,马皇后更是捂着胸口,险些昏厥过去。朱元璋则是浑身颤抖,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竟然英年早逝。

许久,朱元璋才沙哑着嗓子问:“那后来是谁继承了朕的皇位?雄英?”

姜逸轻声说:“是殿下之子,不过不是皇长孙朱雄英,而是建文帝朱允炆。”

马皇后一个踉跄,只见朱标急冲冲的问道:“姜先生,为什么是允文,雄英呢?难道雄英他……”朱标整个人都变得急躁起来,哪怕刚听到自己十一年后就死了,朱标也只是有些惊讶,并没有失态。

可现在涉及到他的长子,是他,是朱元璋,是整个淮西集团最喜欢的孩子,朱标无论如何也冷静不起来。

姜逸也是服了,索性就一股脑全说了出来。“洪武十五年五月,皇长孙朱雄英,薨,追封虞王,葬于紫金山,谥号,怀!”

“雄英,大孙!”朱元璋喃喃自语,但眼神中的悲痛丝毫未减,毕竟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难以承受。马皇后此时已是泪流满面,拉着朱标的手不肯松开,仿佛只要紧紧抓住就能改变这个命运。而朱标整个人像是失了魂一般,久久未能回过神来。

回过神的朱标双眼通红,紧紧的抓着姜逸的手:“姜先生,还请详细告知雄英的死因,若能避免,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先生想要什么,孤以大明太子的身份承诺,但凡孤能办到的,一并许诺给你。”朱标已经失去了分寸,任谁突然听到自己最喜欢的孩子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都会这样。

朱元璋同样红着眼睛:“标儿的意思就是咱的意思,姜小子,不!姜先生!虽然一直到现在咱也没能全相信你,甚至一直在你面前称孤道寡以此彰显身份,但事关太子和皇长孙,咱不得不信,请姜先生一定要如实告知。”说完,朱元璋站起身,在姜逸不可置信的目光中向姜逸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