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马蹄金

方县令面色灰败,“本官知晓,你们放手去查吧,三百块马蹄金,这……”

方君寿思索几息,“姚姑娘,我和你一起去,齐夫子留在县衙,万一这里有新线索,他也好照应。”

兵贵神速,时间不等人,众人急急分成两方,各自行动。

姚韫真和方君寿带着一队衙役跟着老农去了壮汉家,两个壮汉是一对光棍兄弟,家中除了他们,再没有别人。

衙役差点没把他们的家翻过来,却仍不见一星半点马蹄金的影子。

姚韫真敲了敲墙,实心的,方君寿在屋内屋外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泥土新松动的痕迹,两人对视一眼,既然不在他们家里,那多半是在……

“送瓮的路上!”

新的难题又出现了,从老农的村里到县衙,不止一条,有三条路,路况不一。

更糟糕的是,路程也不短,增大了他们搜寻的难度。

由于老农托壮汉们送瓮去县衙的那天时候不早了,正赶上村人们回家吃饭,没几个人看见壮汉们究竟走的是哪条路,他们得一条条排查过去。

姚韫真找来里长询问三条路的情况,里长如实答道:“有一条是大路,村子里的人最常走那条,两条小路,只有着急的时候,村人才会抄近道。”

方君寿问了问三条路各自到县里所需的时间,再和老农将瓮交付给壮汉们的时间一对比,很快确定了他们是走的小路。

两人一合计,准备分头带人去小路上搜,方君寿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更为陡峭的那条。

姚韫真却不同意,“方公子,我原在村中长大,对于小路来说比你更熟悉,合该让我去。”

方君寿稍加思量,没有强求,“好,我相信姚姑娘,就按你说的办,事不宜迟,走吧。”

里长各自为二人安排了熟悉小路的村人当向导,姚韫真跟着村人走上了一条山路。

“这条路本来是山上的人家走的,后来山上没人住了,就不大有人走了。这位姑娘,你可走得来?”村人殷切地询问,潜台词不言而喻。

无非以为她是娇生惯养的,怕她发火迁怒罢了。

姚韫真点点头,“我以前也是乡下的,哪里走不得?你只管带路吧,正事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