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东认为,槐荫国企过去一直都占有槐荫市GDP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份额,如果把国企卖掉变成房地产等商用项目,看上去GDP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但炒房子的GDP只是泡沫,没有可持续性,也解决不了大量的就业人口。
一旦地产热退潮,槐荫市的经济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
“老唐,槐荫市就算建立起高楼大厦,那也只是表面的繁荣。我建议保住国企,是阻止产业空心化,也是为槐荫市保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
秦云东的讲解都是站在唐群峰的角度讲,他相信作为经济学者,唐群峰完全能理解。
“云东,我同意你的观点,一座城市必须有支柱产业存在,去工业化要不得。但是……支柱产业是否就必须是国企呢?”
唐群峰确实精通产业经济,他肯定了秦云东的思路,就是否定了鲍乾清不计后果地甩卖国企。
他很熟练地举出霉国的例子,五大湖沿岸的工业带在20世纪初至70年代发展成为美国制造业核心。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衰退,上世纪末产生严重危机,而在本世纪开始这五年人口净流出超1000万,25-44岁劳动力占比下降15%,进入了产业空心化局面。
而去产业化造成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庞大铁锈区,十多座城市经济一蹶不振,各类犯罪日趋猖獗,至今已积重难返,霉国上下束手无策。
唐群峰旗帜鲜明反对产业空心化,不过,他又显现出对国企发挥作用的质疑。
国企效率低下,竞争意识薄弱,董事长只是奉命管理的干部,不是真正的老板,不具备主人翁意识,为了自己的仕途只取悦上级,大搞裙带关系,不顾及市场和产品质量才造成这样江河日下的局面。
这样的国企还有什么必要继续保留?
唐群峰的改革思路是,不能把国企一卖了之,而是要让更有创新意识和市场观念的民企进入,依托国企的设备和技术,让产业重新焕发活力才是最优选择。
他指了指叶安妮,笑着说:“安妮最有发言权,当年就是我把大量国企卖给了叶氏集团,在叶九唐先生的改造下,形成了闻名世界的几大支柱性行业。实践出真知,足以证明我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吧?”
面对滔滔不绝讲述自己观点的唐群峰,秦云东暗自赞叹,唐群峰果然有两把刷子,把各类问题都能考虑到,而且摆事实讲道理,思维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