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的处理还算顺利。
现在成了一场风暴,各级领导受此事牵连的不少,一些不法商人也相继落网。
媒体渐渐失去了兴趣,本来是件很热闹的事,现在倒是清冷起来了。
事件的处理没有因为媒体变冷而马虎,从省厅到地州市,到县、乡,被清查的领导干部还在深入,反正一点,哪里出了事,那里就得有人出来把责任领走,不形成真空。
这行动是空前的。
当然,你说这次被处理的干部中有没有被冤的,那肯定是有的啦。就如当年“非典”,以搞运动的形式进行,肯定有的人就成了牺牲品。
当年,“非典”盛行的“绝杀技”就是撤职,以撤职的形式处理了一大批干部,其中蒙冤的确也不少。但没办法,情况特殊,特殊时期总得有人作为牺牲品,就如同古时的祭祀活动,牛呀、羊呀、猪呀就得成为供品。
说起当年“非典”期间,记得有个市的副市长,每天就祭起撤职大旗,每到一个单位检查,首先就是考虑撤谁的职。因此,他一进某个单位的大门,别的事不做,先看看谁不顺眼,然后就是考虑找个什么借口把这人撤了。
因为,那时你不撤别人的职说明你的工作不力,另一拨人就可能来撤他的职,所以,撤职一时就成了风尚。有一回,有个局聘请了一个炊事员,他杀了只鸡,原本以为那只鸡是只公鸡,没想到剥开肚子一看,一肚子的鸡蛋大大小小有几十个,他嘴里哝哝的,也没有注意这时刚好该副市长来机关检查工作,再说,他也不认识谁是官谁不是官,他一边走一边说,奇哉怪哉,公鸡也可以下蛋,嘿嘿,奇闻啊奇闻。
这炊事员这天也合该有事,他平常穿着就是个炊事员的打扮,今天恰好买了件衣服,穿起来还有模有样的,和个干部差不多。
这位副市长一看,咦?这人竟然不跟我堂堂副市长打招呼,还奇哉怪哉的。再说,这人大大咧咧的,这哪有抗击“非典”的架势?他怒气一上来,大喝一声:“撤!把这人的职给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