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匡扶汉室,唯有自强!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

没有道理,没有律法,没有秩序。

有的只有弱肉强食。

要想不被吃掉就只能去吃别人。

到了现在,他的心中已经十分清楚。

联合群雄不可取。

想要匡扶汉室,唯有自强!.

“报!”

门外,快步走进来一个兵卒双手抱拳道:“主公,荀彧先生来了。”

“嗯,请他进来吧。”

曹操淡淡地道。

“喏!”

兵卒双手抱拳退下.

不过多久,一个中年儒生走了进来。

这位儒生身长七尺,有些纤瘦,着一身灰色衣衫。

气度儒雅,相貌也极为不凡。

正是曹操手下著名谋士荀彧,字文若。

“拜见主公!”

荀彧对着曹操抬手行礼道。

“嗯。”

“有何事?”

曹操问道。

荀彧抬头看了曹操一眼略微顿了顿,然后沉声道:“主公,曹老太爷……出事了!”

“怎么回事?”

曹操一下子把头抬了起来,目光锐利里带着震怒和一丝寒意。

他得到兖州之后,就派人去给老父亲送信,想接老父亲过来享享清福。

于是他的父亲曹嵩便卖尽家中府邸、田地,换做银钱前来投奔。

之前的消息说已经安全到了徐州。

徐州刺史陶谦与他同为一十八路诸侯军之一,为人也还算是忠厚。

曹操已经打过了招呼,由陶谦派人将其父曹嵩送到兖州。

按照路程应该差不多到了才是。

怎么会出事!

荀彧皱着眉头,叹了一口气。

“徐州刺史陶谦派出手下部将张闿互送曹老太爷。”

“没想到,那张闿半道上见财起义,竟然……竟然将曹老太爷杀害了!”

“什么!”

曹操孟德拍了一下案牍,怒道:“贼子怎敢!贼子怎敢!”

“父亲……父亲……”

说着,便嚎啕大哭起来。

“主公,人死不能复生,还请节哀!”

荀彧低声劝慰道。

“节哀……怎么节哀,死的可是我的父亲!”

“陶谦!陶谦他怎敢!”

曹操瞪大了眼睛,额头上青筋暴起,“报仇!我要报仇!”

“立刻命曹仁来,点兵五万,我攻打徐州!”

这次,他是真的怒了。

否则以他的性子,不会在瞬间就破防。

“报仇可以。”

“不过,却不是现在。”

荀彧的话语中带着深意。

曹操眼神一闪,胡乱地擦去了残留在眼角的泪水,看向了荀彧。

“主公,如今天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所有诸侯都想在这乱世之中崛起。”

“我们已经占据兖州,相当于在这乱世中有了立足之地,但是还远远不够。”

“西面的董卓、董天,南面的袁术,甚至是与我们结盟的袁绍,他们就像猛虎一般环绕在我们左右,一但时机到了,吃掉我们。”

“而我们想要不被吃掉,就只有变强。”

“徐州,是个最好的选择。”

“其一,徐州与我兖州紧紧相邻,出兵更加方便。”

“其二,徐州陶谦暗弱无能,不能守其地。”

“其三,此次曹老太爷不幸被杀,但也给了主公你一个名正言顺攻打徐州的理由。”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任谁无法多说什么。”

“所以,我们出手,定可一举拿下徐州。”

“可是,现在却不是出兵的时候。”

说到这里,荀彧略微顿了顿,看向了曹操。

“为何?”

曹操问道。

荀彧道:“主公,如今我们刚刚拿下兖州,根基不深,宜修养生息,不宜再战。”

“其次,去年兖州旱灾,收成并不好,我们的粮草也不多,若要战,只能速战速决,否则一旦粮草耗尽,难以为继,我们就算是打赢了也只能退走。”

“可我们现在并没有要作战的准备,攻城器具并不完善,如何能速战速决?”

“所以,主公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主公乃是欲成大事者,自当忍常人所不能忍,岂能逞一时之气,反而坏了大事?。”

曹操以手扶额,思忖了片刻,下了决定。

“好,我答应你,待准备充足之后再打徐州。”

“主公英明!”

荀彧拱手长拜。

曹操将荀彧扶了起来,“不过……我心中还有几分疑虑,还请文若你为我解惑。”

“主公请讲!”

“我们是可以出兵攻打陶谦,但是若我们攻打徐州时期,西凉军在后偷袭又如何?”

曹操说出来内心的顾虑。

“我以为,这点不足为虑。”

荀彧沉吟道:“首先,主公攻打徐州乃是为父报仇,董天又有什么理由来打我们呢?”

“他如此做派岂不是陷自己于不义?”

“其次,主公与陶谦同属一十八路诸侯联盟。”

“我们与陶谦打正合董天的心意才是,他可是巴不得我们一十八路诸侯之间能够打个你死我活,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幽州、冀州紧临并州,袁绍、公孙瓒大战,董天不就没有插手么?”

“最后,就算董天选择在背后偷袭,我们也只需要在暗地里做好准备即可。”

“既然是突袭,讲究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我们早有准备,突袭也就变成了强攻,”

..................

“我们及时回退,阻拦,一定可以让董天吃不了兜着走!”

“嗯。”

曹操点了点头。

荀彧的话有些道理。

但是他却感觉并不太安稳。

总感觉是……太小觑董天了。

连益州那等易守难攻的险地都被董天打了下来。

自己就算早有准备就真的能够守得住董天的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