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过去的一年里天气、雨水并不怎么好。
但之前种下的土豆、玉米、红薯还是迎来了一场大丰收。
首先这是因为这三样农作物都是高产作物,而且不太挑生长环境.
其次也是农夫照料得好。
毕竟这可是仙种,能不好好照料么?
收成的时候,董天、贾诩、李儒、张昭、吕布、张辽、李傕、郭汜等一众西凉核心人物,甚至就连向来懒散,不理世事的董卓都来观看。
在这个时代,粮食可以定军心,稳民心,粮食就是命!
尤其对于从之前残酷饥荒中侥幸存活下来的人更能明白这其中的含义。
之前那场浩浩荡荡,动摇了整个大汉根基的黄巾起义,最直接的原因不久就因为吃不饱饭么?
但是现在,有了土豆、玉米、红薯这等仙种,吃不饱饭的问题将再也不用担心。
内部的稳定有了保障。
对外作战也将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打仗从来都是综合实力的比拼。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都是如此。
当然了,谋略、排兵布阵也要占一部分的比重。
但是想要从这方面来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负,很难。
否则,人们也不会对那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津津乐道。
在当今的这个时代,两军交战一旦陷入僵持,所比拼的其实就是粮草。
数万,乃是数十万人每日的粮草消耗是非常惊人的。
这种情况在两军交战时还会变得更加明显。
每逢这个时候往往粮草更多的一方会获得胜利。
而这也将成为西凉军日后对敌的一大优势。
看着那大批大批收获的粮食,董卓直接哈哈大笑、喜不自胜。
这等盛景他从出生起这么多年也没有见过一次。
李傕、郭汜的嘴角直接咧到了脖后跟。
有这么多的粮草还怕打不赢仗?
就连贾诩、李儒、张昭都是满脸喜色。
如此只须再有一年,这些仙种就可以在并州、益州、西凉都扩散开来。
不出三年,他们的粮草将会多到吃也吃不完。
不仅不需要百姓再缴纳,甚至可以在饥荒的时候反哺民众,助他们度过劫难!
仙种!这就是仙种!
天佑我西凉啊!
民间也是一片欢腾。
虽然在他们中只有一小部分人种植了仙种。
但是,他们却知道这些仙种总有一日会发到他们的手里。
那从此以后就不用挨饿了。
这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但是显然,其他诸侯的州郡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冀州、荆州、淮南一代还好说。
虽然今年收成不好。
但却向来富庶,往年里多少还有些积粮。
总到不了要饿死人的地步。
其他的州郡就难了。
这其中最为严峻的就是兖州和青州。
兖州地狭而民贫,可耕种之地少。
青州则是因为黄巾余孽作乱。
这两州甚至到了要闹饥荒的地步。
这时候,他们忽然听闻在董天管辖下的司隶州大丰收,不仅人人有饭吃,甚至还有余粮,心神往之。
只是对那西凉蛮子,还有董天有些惧怕。
这是因为中原之地百姓对西凉一直以来的偏见。
也因为统领中原之地的诸侯、世家的刻意抹黑。
董天杀匈奴、杀羌人直接被解读为残忍好杀,毫无人性。
董卓嚣张跋扈、甚至欲废帝立新的种种做派也都全部被安到了董天的头上。
却从来不讲前因后果,是非对错。
董天为民募捐的事情也都是闭口不谈。
所以,别看董天在自己的地盘里名声还算不错。
在其他州郡的百姓心中却是可怖的。
但是现在,为了能有口饭吃,为了能不挨饿,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前往司隶逃难。
对此,董天并没有拒绝这些民众进城。
而是十分大度地接受了他们。
虽然接受这么多流民哪怕是对现在的他来说都是十分沉重的负担。
他需要将原本有剩余的粮草全部拿出来。
还得从富庶的益州征调。
但他还是没有拒绝。
这其中,同为华夏民族血脉占一部分原因。
想要收买其他州郡的民心占一部分原因。
还有最后一个原因,人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有了这些流民,董天可以从中挑选精壮兵力,壮大军队。
其余的也可以从事生产。
有了土豆、玉米、红薯这种仙种,他根本不怕养不起这些人。
于是,慢慢地往司隶走的百姓越来越多。
甚至到了兖州、青州刺史不得不阻止的地步。
否则,他们的地盘上没有百姓,谁来给他们从事生产。
没想到,这么一阻止反而闹出了大事。
首先是青州,流民聚众、哗变。
本就蠢蠢欲动的黄巾余孽趁机动手,一举拿下了整个青州,并伺机向北方的冀州和西边的兖州扩散。
一时间,本就已经乱成一团的中原风云突变。
正与公孙瓒交手的袁绍不得已两面作战,排出兵力来抵挡青州黄巾军的进发。
兖州刺史刘岱难以抵挡,兵败被杀。
东郡太守曹操临危受命,历经数月,一举收服青州黄巾军,成为了兖州之主。
而这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一九二年。
兖州,濮阳。
细眉短髯的曹操负手立于案牍之前,英雄之气尽显!
他的目光如同锥子一般,盯在面前的地图上,神色显得有些凝重。
司州、并州、益州,再加上发迹之地凉州。
在短短的两年间,西凉军已经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而原本计划联合起来抵御西凉军的众诸侯们却在彼此内斗。
何其可笑!
可无奈的是,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啊!
盟主是袁绍。
有钱有粮的是袁术。
能打仗的是公孙瓒。
而他曹操不过刚刚拿下兖州而已。
根本没有改变局势的能力。
甚至,就连他也不得不被迫去与当初结盟的诸侯为敌,来扩张、发展自己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