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掩饰尴尬

理清了心中的万千思绪,他不由举起酒杯。

“老师所言,让学生心中豁然开朗,这杯酒一定要敬您!”

说完,他猛地一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看着李承乾如此豪爽,王辰眼前一亮。

不错不错,尊师重道这一套做得还算不错,让他有点老师的派头了。

他立刻笑容满面地等李承乾喝完酒,然后总结道:“刚才说的那些,都是我临时起意,教你的一些小知识。”

“你大致理解一下就够了,毕竟不是什么深奥的学问。”

李承乾这位太子听完,又忍不住啧啧称赞。

看看这位老师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做人就是谦虚。

连这样的深奥学问,都说成是小知识,那真正的大知识,该涉及到怎样的天地至理李承乾现在已经被彻底震撼了,只因王辰给他讲解了如何治理国家、淡化前朝影响的方法。

王辰不管学生心里如何为自己鼓掌,只是招呼李世民二人继续用餐。

然后继续说:“现在回到刚才的案件,既然所谓前朝本朝之论纯属无稽之谈,那么刘同为父报仇的名义就是成立的。”

“虽然我大唐有严厉的法律,杀人者应偿命,判处死刑是最直接的惩罚。”

“但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他为父亲报仇,属于人伦常理,是我大唐一直推行的孝道。”

“虽然这种行为不提倡,但法外尚容人情,判决时肯定要考虑这些其他因素。”

“再加上刘同继母本身有罪,刘同的做法等于以罪抵罪。”

“加上为父报仇这一条,他应该在判处死刑的基础上,罪行再减一等,最终裁定为监禁死牢,或流放三千里之外。”

“这样的判决就比较合理了。”

经过王辰最初的分析,彻底反驳了刑部和大理寺官员的观点,李氏父子对这个结论已无异议。

本来就因为不是杀害母亲,所以只判死刑,再加上为父报仇,以及他的继母本就有罪,减一等至两等罪名。

直接判处无期徒刑,即监禁死牢,或流放三千里之外。

这种判决无懈可击,让李世民和李承乾都忍不住为之鼓掌赞叹。

李承乾这次干脆站起来,深深地向王辰鞠了一躬。

“父亲先前对我说找了个老师,我看您这般年轻模样,心中还有些扭捏。”

“现在我才知道,我的那些想法多么肤浅,真正有学问的人,从不在乎年龄大小。”

“学生虽然和您年龄相仿,但论学问的广度,以及对天下万物的了解,实在不及您之一二。”

“以您的学识,很多白发苍苍的人都远远不如,学生能拜您为师,真是此生有幸!”

王辰被李承乾这一套搞得有些忍不住挠头。

这小伙子真是个实在人,对自己的老师如此尊敬。

以后忽悠这个弟子时,自己会不会心疼呢看无

王辰面前的小李如此恭敬,让他陷入深思。

“嗯...这孩子确实挺实在的,我该不该考虑引导他呢?算了,先不急。”

王辰起身,展现出一位诚挚而恳切的导师形象。

“师父不是说过吗,我们师徒之间不必拘泥于繁文缛节,以后随意些就好。”

“来来来,快坐下,快坐下,在我这儿就放松点,就把这儿当成自己家吧。”

李承乾重重点头,满脸敬佩与感动。

他已将之前被犀利言辞刺痛的场景抛诸脑后,只觉得这位老师对他不错,让他感到亲近。

三人重新坐下,开始边品尝桌上的佳肴,边饮酒闲聊。

期间,李承乾不时为王辰斟酒,态度殷勤,心里已认定王辰为他的老师。

酒足饭饱后,李世民想起今天还有另一件重要的事要做。

于是,他向李承乾使了个眼色,对王辰说:“王兄弟,我带这不成器的孩子来,就是让他熟悉这里的环境。”

“下次,我就让他单独过来,这小子就拜托给你了,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帮我指导指导他。”

“以后每隔一段时间,他就来你这儿一趟,你看这样行吗?”

毕竟身为太子,还有其他品德教育课程,不可能每天都来这儿。

王辰立刻点头,对感兴趣的事,他答应得比任何人都快。

“你放心,我一定好好指导他,保证让你看到一个全新的孩子!”

“指导”二字,王辰特意加重语气,仿佛要采取什么实际行动。

这让李世民莫名有些不安,怎么感觉有点不妙啊。不过看看宝贝儿子对王辰的崇拜,李世民安心了。

反正这不是单纯坑儿子,而是让他学到更好的东西,太子一定会记得他的苦心!

随后,李世民起身,向王辰拱手道:“既然如此,看今天时间也不早了,我们父子俩先回去了。”

说着,他从身上掏出一个比平时更大的钱袋,放在餐桌上。

“王兄弟,这里面除了今天的饭钱,还有就是我家这不成器小子的拜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