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北上燕国

荆轲传奇 肖天 4323 字 2024-10-01

“如此甚好。”荆轲一笑,道:“关于刺客我一直甚为奇怪,为何我们找不到他们,而他们却能轻易找到我们,而且官府在城内四处张贴悬赏榜文,又派出精锐甲士寻找他们的踪迹,也依然毫无线索?”

鲁敖道:“兄弟的意思是?”

荆轲环视左右道:“我怀疑刺客窝藏在英傜的丞相府,被他暗中保护起来了,因此至今查不到他们的足迹。”

“嗯,好像是有这个可能。”

“所以,我们要来个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鲁敖低头沉思,然后说:“兄弟的意思是让鲁某暗中调查一下丞相府,一旦确认刺客行踪,再带人抓捕。”

“哈哈,知我者鲁兄也,但务必小心谨慎,以免打草惊蛇。”

“嗯,这个我知道。我亲自调查此事。”

荆轲哈哈大笑,站起身,道:“鲁兄心思缜密,功夫也了得,荆轲可安心去燕国了!”

鲁敖也起身笑了笑。

顿了顿,二人又击掌大笑。

须臾,荆轲再次辞别鲁敖翻身上马离去。

魏国地处中原地带,靠近黄河,若北上燕国,须途经赵国土地。魏赵两国本属一家,平时两国间也有商贸来往,而且临行前鲁敖交给他一块官府的竹节,因此通过赵国境内的关卡并不困难。

晓行夜宿,四天后到达燕国境内。

按照田光给荆轲的绢帛地图路线,沿关山道,过四个关卡,两天时间便能到达燕国都城蓟。

虽是初冬,但北方燕国的气温非常寒冷,昼夜温差又大,白天已到了零下十度,夜晚则到零下二十度,相比中原地区的魏国要暖和许多,两国气温相差十多度。

荆轲和阿弛出门并未带更多的御寒衣裳,因此进入燕都,身体冷得直打哆嗦。看见城内百姓都穿着厚厚的貂裘服,头戴风帽,主仆二人当即询问城内百姓,找到一家店铺买了当地人穿的貂裘衣裳御寒。

阿弛戴上风帽,穿上长裘皮精神也好了许多,走出店铺,望着一队货商经过,扭头对荆轲说:“荆爷,小人跟你出来算是长见识了,这燕国的大街上和咱魏国不一样,你看这种又高又大的,背上还长着两个小山包的,不知道叫什么马?”

荆轲忍不住吃吃笑:“这不是马,叫骆驼,上面两个叫驼峰。它被称为沙漠之舟。燕国的北边是匈奴的草原和沙漠,商人们和匈奴贸易往来,便用它做为交通运输工具。”

阿弛牵着两匹马,尴尬的笑笑,道:“啊……小人……小人从不出远门,爷,让你笑话了。”

“怎么会呢!”荆轲敛起笑容,二人并排走着,良久,想到他一个老实巴交的人,路远迢迢的跟自己来到燕国,不免有些勉为其难,于是半开玩笑的问道:“阿弛,你主人让你跟着我,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燕国,这里的人你看……”他转头示意,“北方人个个人高马大,性格非常彪悍,而且草原那边还有匈奴单于,视人如草芥,你怕吗?”荆轲倒不是故意吓唬他,也是在试试他的胆识。

结果阿弛脱口而出:“不怕。”

“为什么不怕?”荆轲诧异的瞧了他一眼。

阿弛得意的说道:“那年和家父路过一片山野,意外撞见一头黑熊,那怪物想攻击我们,被我赤手空拳打跑。荆爷,匈奴再厉害总没有三四百斤的黑熊厉害吧?”

荆轲点点头,拍拍他的肩头,笑道:“阿弛,够爷们,好样的!”

阿弛憨厚的笑笑,不知道如何表达。

两人有说有笑的又走了片刻,望见路口木杆上飘着一张黄色彩旗,迎风招展,中间写着一个大大的黑色篆体面字,原来是一家面馆。这时二人正腹中饥饿,于是将两匹马交给小二喂食,二人进店吃了满满一碗羊肉汤面。

填饱肚子,牵过马,二人继续朝京城府衙前行。

燕国都城大致分三块:外城,内城和宫城;外城是居民区,内城是文武百官的府衙和宅邸;宫城住的是王公贵族的殿宇。

田光是燕都京师的禁军卫尉,也就是该地区军事长官。

荆轲和阿弛牵着马行至内城朝阳门前,几名守城将士上前拦住,大声呵斥道:“你俩何人,胆敢擅闯都府。”朝阳门内是文武百官府衙,平时进出都是京城要员,岂是寻常百姓可踏入的,难怪守城将士情绪激动,严厉制止。

荆轲从袖口中摸出一件半个手掌大的竹节交给将士,道:“将军,麻烦你转交卫尉长,荆轲前来拜见。”这是田光的将军令牌,在秦国时他交给荆轲,告诉他到燕都时可出示此竹节。

一名领头将士接过竹节又瞧瞧荆轲,然后端详起上面的文字,不多久,这名将士遂露出和颜悦色,道:“荆公子稍等片刻,等末将派人先去禀报一声田将军。”

“有劳将军。”荆轲拱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