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宁面带微笑,身为穿越者好处还是有的,比如可以大概知道一个人的个性。
虽是心里烦透了刘公公,不过简宁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小白,自然也懂得隐藏情绪,为自己营造点有利局面。
一场谈论下来,刘公公已是对简宁印象极好,还请简宁吃了些御|用的点心,很是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而简宁也是一副感动至极的模样,就差没认干爹了。
“明个儿杂家就安排你面圣,你射雕可有新的内容了?唉,前几天江西传来消息,两个乐平农民在桃源洞造反了!”
他说着便是狠狠啐了一口,“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杂碎,竟敢造反,让陛下吃不下饭,杂毛,待王师一到,定要将他们粉身碎骨。”
简宁略有些吃惊,江西有人造反了?在她记忆里,江西这次造反后,便有许多人效仿,正德年间爆发了好几次农民起义,常州那段明城墙就是这个时候造的。
她故作吃惊,“这些人吃了豹子胆了?”
“所以啊……”
刘瑾苦了一张脸,“这几日皇爷心情不好。你那儿若是有手稿,皇爷准能高兴些。”
“倒是有些手稿,今日再回去写写倒正好能凑成一册。”
刘瑾眼前一亮,道:“那明日我便安排你去豹房面圣。”
从刘公公府里出来,护送的人依然直接是将她送回了家。简宁也不提要求,同时也告诉简二哥:暂时不要想着去京城玩了。
刘瑾做事还挺仔细,他是胁迫着自己来的,不怕自己跑,就怕自己四处招摇。如今江西有人造反,少不得要提防文臣拿这个作文章,故而他十分谨慎,并不让简宁自由行动。
简宁也明白现在的处境,所以也不在意,回到小院便是一通吃吃喝喝,然而码字。
第二日正在睡梦中的简宁被张妈推醒了,只见她一脸兴奋地道:“大姑娘快醒醒,刘公公来接您了,接您去见天子老人家了!”
简宁下意识地望了望窗外,见外面还黑漆漆的一片,便是有些呆愣地道:“张妈,什么时候了?天还没亮呢!”
“哎哟!”
张妈急得搓手,“我的小祖宗可不敢让天子老人家等!刘公公都亲自来了,说是天子听说你到了京城,闹着要早早见您呢!”
她说罢便是双手合十四下拜着,“我的老天爷,我家姑娘要见天子了,终于要见天子了!”
对于简宁进京面圣这事,张妈几个都很兴奋。在他们看来,能被天子召见那是祖坟上冒青烟的事了,能吹牛几辈子的!
张妈很激动。刚刚一有动静她就起来了,看到权势滔天的刘公公亲自来接,她连恐惧都没了,只剩下欢喜与激动。
“三娘,洗脸了。”
喜儿端着脸盆进来,“刘公公说要好好打扮下,可不能失了礼数,不然天子会生气的。”
简宁坐了起来,望着屋里的几个女人皆是一副兴奋模样,无奈叹息了一声,道:“去将我那套绣着茱萸的杏色立领斜襟长袄拿来。”
顿了顿又道:“裙子便穿檀色的吧,加长系带。”
“姑娘,那颜色会不会太素了些?”
李娘有些担心地道:“毕竟是面见圣上。”
“刘公公最是仔细之人,他未特意交代,说明穿着打扮只要符合身份就好。我这般打扮本也是应了太祖当年定下的规矩,不算失礼。”
顿了顿又道:“再者颜色素淡些反而好,免得扎人眼。”
张妈点点头,“那姑娘梳个什么样的发式?”
“就按闺阁女子发式来,不必多做花样,头上插上胡大哥送我的插梳便好。”
简宁走在院落里四下观望。这是一座很小的四合院,只有一进。进了街门便是院子,房屋都是单层,由倒座房,正房,厢房围成院落,其中北房为正房,东西两个方向的房屋为厢房,院落中除了有碗莲外,还有一颗松柏。看其貌,也有些年头了。
院子不大,拾掇得却是干净。刘公公当真是真心伺候皇帝,为了自己这个可能令天子龙心大悦的人也是费了一番心思。
屋里的摆设不算奢华却雅致,很是迎合了一个读书人的口味。只是这般被胁迫而来,再雅致的风貌也是令人倒了胃口。那两个教养姑姑说是教导礼仪,可谁又不知这二人是来监视的?
“三娘,这北方还是舒服的,没这么热。”
二哥四下张望,北京的一切都令他新奇。
简宁抿了抿嘴,没有应答。第四个小冰河期已来,在江南尚还感知不明显,可到了北方却是感受明显。已是六月天,可北方的夜晚竟能感到一丝凉意了。
“北方是要凉爽些的,只是这儿天气干燥,还有沙尘,我们南人怕也是不习惯。”
简宁想了一会儿才道:“天子脚下不比其他地方,以后哥哥莫要乱说话,也莫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其他人问你什么,你都说不知道,懂了么?”
二哥挠挠头,有些不明白简宁的意思。不过他还是用力点头,道:“我知道了三娘。”
“三娘,夫君,你们快来看。”
喜儿指着大瓷缸里道:“这荷花下面有鱼!这鱼真好看,这是什么鱼?”
简宁漫步过去,刚要说话,却见两个姑姑过来,听了喜儿的话,其中一个姓唐的姑姑道:“这是锦鲤,这些都是宫里养的。”
说话间,眉眼都带了一丝骄傲。能成为宫中人,在这时代的人看来是无上光荣。
简宁笑了笑道:“当真是极好,不愧是宫里的东西。”
顿了顿又道:“今日舟车劳顿,大家都累了,还是洗洗睡吧。”
唐姑姑道:“姑娘说得是,早些休息,明个儿还要学礼仪,等学好了便去见刘公公了。”
简宁点头,不欲与这两眼线多言,带着一家子回了房间,洗洗便是睡下。
第二日一早,天还未亮,两个姑姑便是来喊人。简宁知她们这是要给自己下马威,安抚了几个下人,便是起床梳洗。
她又不是小燕子那脑残,没事跟人顶岗,不是自讨苦吃么?
其实这些礼仪并不负责,对于一个受过系统教育的人来说简单极了。不过半天功夫,她便是做得有模有样,令两个姑姑倒是有些惊讶了。
张妈欣赏着这二人的表情,心里熨帖。当我家姑娘是傻瓜么?能写出那样好话本的人岂是笨蛋?也难怪两个姑姑惊讶,毕竟这年头好多人就是要区分一个左右都要花很大力气。
一连学了三日,那两个严厉姑姑总算也觉得简宁再无进步的可能了,这才去派人禀报了刘公公。
当天下午,宫里便来了人,要接简宁去见刘公公。
二哥倒也乖觉,听了简宁的话倒是没闹着要将喜儿带上。兄妹二人上了车马,福大与富有跟在车马外头,转了几个胡同后,便是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宅邸前停下。
简宁这才知道刘公公给自己住的院子离着他家不远。既然刘公公住在这儿,那么自己应处在城西了。
明朝皇城承天门(天安门)平时不开,常朝时,文武百官都从东华门上朝。因此,多数中央官署都布置在城东,官员也多在此一带购买宅邸。
而明朝的太监们又称中官,跟文官素来又不合,故而多在皇城西安门外购买私宅。那时的北京是东富西贵的格局,“东富”概指东城的官宅多,“西贵”则指西城的中官宅多。
如今自己离着刘公公家这么近,那么大抵可以推断出自己是在北京哪个方位了,总算也不是两眼一抹黑了。
刘公公的宅邸很是豪华,简宁略略一扫,便发现多有违规之处。所以刘瑾就是书读太少了,不知君子慎独的道理。若是平常在细节上注意些,恐怕也不会被凌迟。
也不知过了几道门,几条走廊,走了好长一段路,才在一座院落跟前停下。
带路的人进去一番禀报,须臾功夫便又出来领着简宁进去。
简宁进了屋,先是闻到了一股脂粉香气,再便是见着一人端坐在椅子上,穿得是便服,容貌倒是出乎意料的和蔼,完全不似个天下第一坏蛋的样子,倒颇有几分邻家老爷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