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选哪一本书呢

他怎么批评?

在《酒国》中说,最美味的佳肴是烤三岁童子肉。男童成为很难享受到的食品。而女童,因无人问津,反而得以生存。因此女婴被流产,规模之众,多达天文数字。就因为女孩子不够好,都没人愿意吃她们。

当然,形容的夸张了,但《蛙》的题材来源,正是因为这个题材而演变出来的反政策思想。

杨过摇头道:“铁先生,只怕《三字经》是评不上诺奖的。”

“嗯?”

铁宁:“怎么这么肯定?在我看来,这一篇文章有很大的可能性。”

夏瑶:“对啊!《三字经》啊,这要搁以前,就是启蒙学说,是会被历史铭记的典籍。”

杨过摇头道:“你们想的太简单了。《三字经》固然不错,但是却只能成为诺奖的敲门砖。正是因为启蒙,哪怕《三字经》存在的意义要远远高过于诺奖本身,但是却评不上诺奖……因为当今世界,全世界都在做教育,不是说离了《三字经》就不过了的。”

铁宁:“这篇文章意义之大,举世罕见,你说连这都评不上,那你说他们的评选依据是什么?”

杨过看着光秃秃的树道:“你们看那些历史上获得诺奖的书,有不少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吧?里面会讲到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为什么这么写?因为诺奖本身就是为了揭露最真实的世界……我们华夏为什么没人获奖?就问这浩大国度,有些东西现在的作家敢写吗?”

“敢写吗?”

这三个字深深地贯入了铁宁的耳朵。作为华夏作协的会长,她当然知道诺奖喜欢什么样的书了。

杨过是满脸错愕的。

夏瑶也是惊讶得张开了嘴巴,呆呆地看着杨过。

杨过:“诺奖?难道没过去吗?”

铁宁:“当然没有。每年的2月10日,是诺奖的固定颁奖日期。而在1月31前的这段时间,都是选稿时期……作为华夏作家协会会长,我可以进行推荐。”

杨过沉吟了一下,诺奖这玩意是不可以自荐的,必须要有人推荐。而这个人的身份必须要够。

杨过疑惑:“为什么是我?”

铁宁笑道:“倒是有很多人想要争夺。但是,你看看现在的华夏文坛,数十年来,却无一人能得奖。即便是年余先生,也只是被提名过一次而已。想要获奖,依旧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杨过低头叹息:“我在《快乐学习宝典:伴我一生的学习秘诀》谈过这个问题。别看米国建国才两百年,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事实上,五四运动的时候,因为文化上的不自信,我们抛弃了传统文化,然后在各种颠簸中积累着当代文学。我们的沉淀,才几十年啊!”

铁宁苦笑道:“确实如此。就这几十年工夫,我们还在各种内斗中,消磨了不少文化人的底蕴。华夏出版物、漫画家、插画家的版税低,书价上不去,一个真正的作家常常连糊口都成问题,文化怎么繁荣得起来?”

杨过笑了笑,耸肩道:“那这一次,我就能得奖了?”

铁宁:“我不清楚。诺奖委员会对易说《易经》一书很感兴趣。今年,《三字经》一书也获得了普遍的好评,我已经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进行推荐,希望《三字经》能够面向世界。这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启蒙读物……”

……

听铁宁这么一说,杨过眼皮一跳:“我怎么都不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