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响应和反击

bbc:“在华夏,一部关于空气污染的记录片在不到48小时内,累积了超过2亿点击。”

n是这样报道的:“如果你生活在华夏,却没有看过……至少听说过《穹顶之下》,你一定是个山顶洞人。”

赫芬顿邮报:“公众对华夏空气污染的反感已经酝酿多年,现在这个国家可能意识到自己出了问题。”

泰晤士邮报:“华夏明星杨过关于污染的报告会,可以和雷切尔的开创性作品《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塑造的米国环境保护运动——相提并论。”

最最夸张的是。

y国认为,杨过,作为y国的授勋爵士,在环保上的贡献功不可没。有内部消息指出,这可能会让杨过担任y国的环保形象大使。

这一消息爆了过来,顿时就引得无数人惊呼:一个华夏人,去担任y国的环保大使?

有人感叹:这个爵士,不是白来的啊!杨过和y国之间也不知道是什么关系,但一定有关系!

……

华夏内部的呼声也很高。

高层已经开会在讨论这个问题了。

只是,在呼声高起来的同时。

那一家垄断性企业已经有人隐隐透露出立场,他说:“一个只懂调查研究的人,如何能知晓这背后的深意?过度消费未来资源,他的立场就是错的……”

随即,有人喷道:“滚你丫的。别跟我谈什么过度消耗?未来都没有了,你还谈什么未来?”

就在《穹顶之下》之后的第三天。

大年初四这天早上。

杨过麻溜的给杨阳换了尿布,嘀咕道:太烦了啊!杨阳,你赶紧长大,自己给自己换尿布啊!

这弄得夏瑶哭笑不得。

这会儿,一个陌生的电话打进来了。

电话那头:“杨过,你不用知道我是谁,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再造势。有些事情,你根本不懂。你只看到了那家企业的利益,但知道深意么?”

杨过:“什么深意?你说来听听?”

那人顿了一下:“作为一家年利润达到236万亿的企业,你认为你说的这些大家不懂?”

杨过冷笑:“你们钱多,你们了不起啊?赚的多,就该担得起责任。那你觉得,任由华夏大地这么污染下去,这样就好了?”

杨过的好心情一扫而飞,哪怕粉丝值数十亿进账,都没能让他如此激动。现在,他却被一个电话气得炸毛。

那人想了想:“夏虫不可语冰。你当真以为,做了点成就,就可以目空一切了?可千万小心,刚刚搭建起来的商业大厦就瞬间崩塌。”

杨过:“呵呵……”

杨过被威胁了,而且是被这么明目张胆且红果果的威胁了。言外之意,就是我有钱,我牛逼。你那个小小的云计算,在我眼里根本屁都不算。

电话是早上八点钟打的。

结果,杨过九点钟就接到了张云蕾的电话。

张云蕾声音异常严肃:“我们的股票被狙击了。”

杨过眉头一挑:“被狙击?”

张云蕾:“是的,别看我们现在看起来很庞大,但是流通资金却没那么可观。仅仅十几分钟,我们损失了三千多万……米元。”

杨过:“这么大的动静,是谁?”

杨过的心脏跳动了一下,自己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他不怕有人给出负面消息,也不怕有人抨击。正所谓:有争议,才有前途。

可现在不一样,有人在狙击你的股票,这甚至可以算是一种报复行为。

张云蕾掌控的资金不多。

在疯狂的买入中,最后张云蕾无力地说道:“不是我想打这个价格战,而是我们公司刚上市,就遭遇到这种惨跌,这会影响到我们的企业战略。一旦我们不管,任由它跌停,很多散户就会撤出。所以,一开始,我们必须得拼。”

杨过:“损失了多少?”

张云蕾那头过了半晌才说道:“12亿……米元。”

杨过:“好,继续打,我知道是哪家了。他们虽然庞大,但想调动这么多钱来打仗,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所以得拼,把气势都拼出来!”

一天过去了。

在下午收盘的时候。

张云蕾告诉杨过,一天之内,他们损失了25亿米元。

杨过很牙疼,也心疼,疼得简直无法呼吸。25亿米元啊!《泰坦尼克号》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算上前期的准备工作,这特么都快一年了,一共才赚了多少钱?结果一天之内,赔光了。

第二天。

张云蕾扛不住了,虽然全员加班,奋力死扛,但是仍旧损失了数亿米元。

第三天。

张云蕾没资金可以用了,股票直接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