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到达

“也不是没有带了不齐的材料被禁止报名的考生,喏,那边就有一个。”他抬起下巴指了指。

那个考生,就因为没带够材料,被报名的人拒绝。费劲了口舌那也没用,那执笔官吏只服从条例办事,他才不会管你材料是缺失还是丢失。

那考生饱受打击地蹲在衙门口痛哭,那声音压抑至极,着实让人觉得可怜。

“这一次就考不了了,要下次才能继续,不过万幸县试成绩保留一年,他就不用再考县试了,那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幸什么呀,那孩子一身补丁衣物,看来家境并不好,走了那么远的路,费了不少的银钱才到了这里,下一次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凑

路费。幸好之前我拿全了材料,要是留一份在马车上,就罪过大了哟。”于老头搂着孙子边走边道。

府试时间定在四月十五,入场时间是卯时一刻。

在府试开考前,于老头比较了几家客栈和民居,发现租民居更为划算,一个月只要五百文,地方虽然很小,但他们也不长住,忍一忍就过去了

为了赚点外快,他还接了几份力工的活,一天也能挣个二十文,虽然累点,但有钱进账心里就是踏实。他还在镖局留了信,有去林山县的镖就通知他。

这几天,于俊麟也没闲着,时间紧迫,他开始着手练策论,第一篇就从匪徒之祸写起。不知为什么他写起这篇策论时一点也不生涩,思路也没有停过,写完一看发现大有长进,怕是有亲身经历在里头吧。

他大受鼓舞,找出了他策论的问题所在,原来他一直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剖析问题,而这次的匪徒之祸他是亲身经历过差点遭了罪的,所以深有感受。

他发现了问题所在,就开始试着去解决,还别说效果还不错。

就在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四月十五就到了。

卯时一刻,贡院开门,数千名考生依次接受初查,鱼贯入场,在四名执灯小童的带领下分别进入四个考场,又在门口再次接受军士的搜身检查后方才最后进入考场,按考引(即准考证)寻到自己的位子。

这次考试除考引外,考生任何一物都不准带入,笔、墨、特用纸张等都由考场提供,头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策论需考两天,过夜的棉被也由考场提供,每名考生都被隔开,各占一席之地。

一天里可休息三次,有人会送来饭食和清水,要入厕的,也有人专门引导并监视。黄昏时分,开始有考生交卷,只要拉动身边的小铃、就会有两人过来糊名,将考卷放入专用匣内,并收走一切物什,考生即可离开。

于俊麟按着考引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四号场场四百四十四号,很不吉利的数字。

他打量着他的考棚,很窄的棚子,棚顶一看就好久没休憩了,两边的墙体也很斑驳。

桌椅虽旧但很干净,桌子上设有笔墨,笔墨比他常用的要稍好一点。角落里有恭桶,一侧有个低矮的石台,一人长宽,怕是个床。

简陋是简陋的,但有树林里那么艰难的经历,他觉得这也不算什么。

他把考引收好,端正地坐好,等待发卷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