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召了权知国子博士韩退之来见,他的《师说》你可曾习过?我很欣赏。”
谢若耶浅声道:“习过。记得‘闻到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李纯点点头:“不必下去了,一旁听着吧。”
“是。”
新茶如碧,檀香袅袅。
帝放下茶碗,韩愈就在门外候着了。
“退之进来。”
随着帝的一声,谢若耶瞧见一中年官员恭恭谨谨进来,拜倒在帝座下方。
“我记得贞元十九年,你在朝中任监察御史。当时关中大旱,灾民流离失所,四处乞讨,京畿饿殍遍地,而京兆尹李实却封锁真相,向朝中谎报关中粮食丰收,户户有余粮。退之一怒之下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直言揭露李实罪行,忠贞可嘉。”李纯和颜悦色地道。
韩愈嘣的一声叩首在地,泫然欲泣:“臣遭李实报复,贬出长安,若不是陛下提携,臣恐老死蛮荒之地,臣无以为报......”
“闽中大旱,福州刺史倒是没有隐瞒旱情,朕气他不能未雨绸缪。”李纯道。
“这......依臣之意,只需命福州刺史全力救灾,将功折罪。”韩愈谨慎地道。
“我何尝不是这个打算。”李纯眉头紧皱,“只是忧心福州刺史不能胜任。”
“臣愿为陛下分忧。”韩愈主动请缨道。
“藉闽中大旱的事,把你的《论天旱人饥状》颁布个州道,命官员誊抄十遍,日后杜绝天灾人祸叠加发生。”李纯道。
“是。臣记下了。”韩愈喜不自胜。
“救济粮的事宜,还是交由裴洎和户部商议,退之只需帮朕盯着这帮官员是如何给朕办事的即可。”
“是,陛下善用人,臣佩服的五体投地。”韩愈再叩首。
“退之,此事之后,朕正式授你为国子博士。”李纯金口承诺。
韩愈闻言大喜过望,“臣再拜谢陛下。”
初秋的夜风凉气沁人。
掌灯时分,从浴堂殿回来的时候,她特地要了一份李纯誊写的《论天旱人饥状》。
谢若耶回到蓬莱殿,向郭贵妃进了花露胭脂,详细禀明谢家的情况,才回到宫婢房里歇下。
“右臣伏以今年已来,京畿诸县,夏逢亢旱,秋又早霜,田种所收,十不存一。陛下恩逾慈母......”逐字逐句念着,心中越发清明,至:“今瑞雪频降,来年必丰,急之则得少而人伤,缓之则事存而利远。......”不禁心有戚戚。
“郑姊姊——”正看的出神,忽然一声娇音打断她。
“云姊姊,你怎么到这儿来了?”谢若耶打了个哈欠道。
云氏花容略有幽怨,见别的宫婢都睡了,她低声道:“我上次托你的事儿怎么样,陛下有没有问起作诗的女子是谁?”
作者有话要说:韩愈大人登场~他在唐中期的文人里是比较不清高的,早年和宦官俱文珍交好,宦途还算顺利,很多人因为这个看不起韩愈,其实他进入官场赛道后所作所为还是颇让人佩服的,特别是后来阻止李纯迎佛骨入宫,为李贺东奔西走啊,和刘禹锡一起抚养柳宗元的儿子啊,仁人慈心,总不是虚谈的~
蠢作至今很喜欢他的《师说》。
年底了,祝我的小天使们工作顺利、考试顺利!
明年,你们一定会人生开挂的,嘿嘿,蠢作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