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一出,不少人对于贾敬,便是近乎崇拜了,特别是那些被贾敬帮过的人,更是把他当作当代楷模来看待。
贾敬见好就收,整日里也不出门饮酒或是寻欢作乐,只在家中陪着吴氏及圆圆。
于是大家更加感叹,礼部侍郎不仅忧心天下,还爱护孩子,可以说十分完美了。
只是在吴氏看来,这个外人眼中千好万好的礼部尚书,却有很多缺点。
最严重的一条,便是贾敬现在正在做的事——逗自家闺女圆圆。
圆圆虽然早产,但是好在一家人都精心照料,倍加呵护。现在看起来也与一般的孩子无二了,甚至在贾敬眼里还更加可爱。
圆圆如今四个多月大了,虽然还不会自己坐起来,但是对于声音却是十分敏感的。贾敬拿了个拨浪鼓,在她面前轻轻的晃着,吸引了圆圆的注意力,在圆圆伸手去抓拨浪鼓的时候,却总是在圆圆快要抓住的时候拿开,等到圆圆张开嘴要哭了的时候,贾敬才把拨浪鼓递到圆圆手里,只是圆圆都要哭了,那里还管这些,自然是又闹得鸡飞狗跳。
贾敬也一天一天乐此不疲,还被吴氏发现了好几次,发现一次,说了他一次,说了好几次了。最后吴氏见圆圆实在是哭的可怜,忍无可忍的对贾敬大发雷霆,贾敬这才住了手,再不这样逗圆圆了。
不过那时圆圆也大了,会走了,也会简单的说话了。贾敬的兴趣便变为逗圆圆叫他父亲和爹,只是孩子,叫个十几遍便不耐烦了,要去玩别的,贾敬偏不许,非要听圆圆喊爹,于是圆圆心里委屈,扁扁嘴,又是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自那以后,贾敬被吴氏禁止了在和圆圆单独相处,一定要在奶娘或者自己的陪同下,才准跟圆圆一起玩。
圆圆渐渐长大,贾珍也终于在三十二岁那年考上了举人,与他一同考上的,还有他只有十六岁的儿子。发奋上进的贾珍终于体会到了,昔年他的父亲说的,“你可羞也不羞?”的这种百味杂陈的感受了。
后来贾敬听说隔壁荣国府来了个巡盐御史家的千金,却走的是角门。他也不过是听吴氏愤愤不平的话,听一听便罢了,他如今还管隔壁那摊子说不清的事干什么?横竖也跟他没关系,他如今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有些族亲,见他如今飞黄腾达,而荣国府山河日下,也想着想再入宁国府的宗谱,只是贾敬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他也不喜欢揽一大堆事,因此三言两语把别人的话统统堵了回去。
现在,妻儿俱在,蓉哥儿还有望撑起宁国府,宁国府也没有败在自己和贾珍手里,此生如此美满,他又还有什么可求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