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敬(完)

[红楼]如愿以偿 夏陌迟 1582 字 2024-04-21

吴氏此时也出了月子,见贾珍回来了,心疼的拉着他的手,还责怪贾敬狠心,不过贾珍似乎是真的明事理了,“父亲也是为了孩儿好,孩儿这次也是真的得到了锻炼,醒悟了,孩儿在军营里知道了,孩儿离了宁国府和父亲这两块招牌,就什么也不是了。孩儿这次是真的改了!”这两个多月带给贾珍的似乎比贾敬想的要多。不过这也是贾敬乐见其成的,因为他现在可没空再管贾珍了,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操心。

那就是大辟庄的事,现在有人在外面传言贾政借此敛财和邀买人心。敛财这一点,傻子也知道不是,毕竟就靠大辟庄的那点钱,哪里够?明眼人都知道是贾敬在从中补贴。

只是贾敬为何要做这样一件事?而且还是毫无征兆的,突然就将这件事做了起来。大多数人,心里是有疑问的。加之贾珍又在最近成了礼部尚书,许多人便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了。

不过他们猜的确实也不错,贾敬就是为了邀买人心。不过这件事自己心里想的是一回事,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贾敬虽然确实想要邀买人心,可他也不能大大咧咧的将这个目的露出来,不然他一直一来的有德之人的形象,可不是要崩塌了?

不过这件事也在贾敬的意料之中。他自从建立大辟庄的那一天起,就意料到了此事,因此,他这段时间里的一言一行,无一不是用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而且他还想要借此事,再将自己的名声炒的大一些。

于是在京城,对于贾敬和他的大辟庄一直都有两种看法,一方认为他是真的品德高尚,为天下豪门学子谋福祉;另一方则认为贾敬是沽名钓誉之辈。加之贾敬故意让人在京城挑起这两方的矛盾,因此,一时间贾敬在京城及京城附近的一些省市,名声大噪。

并且随着恩科的开始和结束,一大批寒门学子来到京城,在大辟庄里备考,又有些或考中过落榜。落榜的回到家乡,将贾珍的好名声带到自己家乡,同时也告诉与他们相同的寒门学子,日后去京城也有落脚之处。考中的有的分到外地从县官做起,那么他对自己治下的一些寒门学子,也会说起大辟庄。有的少部分留在京城做官的,自然是与贾敬有着一份感激和亲近。

待民众的热情全部被他这件事调动起来的时候,他这才出面,写了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意思。

“昔日,余见友人熙,因穷困而无地安身,余怜之,又推己及人,天下必有众与其同。

余虽出身簪缨世家,钟鸣鼎食,却亦心忧天下。

杜工部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此亦余之所愿。

余本才华浅陋之人,亦未曾想过能得此虚名。承蒙陛下不弃,愿以臣为礼部侍郎,臣不胜受恩感激,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方能不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