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女帝很是鄙视。一个个说得义正言辞,如天雷滚滚、道音轰鸣,可实际上哪一次王朝更迭没有他们的身影?
世家之所以对她释放的善意无动于衷,并非是针对她夺了李唐的皇权,而是因为她的女子之身,让他们不舒服。
在世家眼中,这个世界就是男人的世界。男人属阳,可比天穹,俯瞰大世,主宰这方天地,动辄激荡风云,书写一段古史……
至于女子,本来就属阴,相当于大地,为万物之母。既然如此,女子就该安分守己,呆在家中养娃就好,何必到处露面搞风搞雨?
让五姓七望这样的千年望族放下他们的信念和准则,从骨子里臣服于女帝,那绝对不可能!
头可断,血可流,但信念不可丢!
在女帝多年的打压和逼迫下,他们能暂时放下对抗心,对女帝的登基称帝不出言反对,已经是破天荒的让步了!若逼迫太甚,牛不喝水强按头,说不得将一拍两散,斗个鱼死网破,那时候究竟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犹未可知。
就在女帝茫然之际,赵无敌走入了她的视线,让她心动,有意将其拉进武氏阵营,成为未来的大周守护人。
一个边军的小卒,本该是在军营中默默度过,终其一生,无非就是斩杀一级敌首,捞一个队正的位置,外加些许钱财,想进入女帝的视线,几乎是不可能。
可明明是不可能的事情却发生了,一个小卒挽救了一座城,挽救了整个北地,改变了整个战局,演绎了一出神话。
女帝认为这就是上苍的法旨,不忍见她身后凋零,遂降下盖代奇才,为她和大周效忠。
一个英雄的崛起,改变了北地的战局,也改变了女帝的心境,让她不再沮丧和忧虑,不再对未来绝望。
女帝担心在她百年之后,那些前朝余孽会死灰复燃,联合一直居心叵测的五姓七望和关陇世家,将她一手开辟的武周皇朝给推翻。
大周一世而终,天下重新归唐!
这太可怕了!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一世而终,比起秦与前隋都不如,这让心高气傲的女帝情何以堪?
她不能容忍此事的发生,可总不能凭着猜测和担心将他们全都给杀光吧?本来,对于那些威胁到武周皇朝的敌人,她从不手软,将第一时间抹杀。
可问题是人太多了,往深处想,整个武周皇朝的大小官员都是前朝旧臣,百万大军依然身披大唐的甲衣,就连她都是李唐的太后,除了牙牙学语的小儿,整个天下再也找不到一个和李唐没有关联的人。
未得天下时,为了登临人道巅峰开辟新朝,她不惜举世皆敌,一个人对抗整个士族,并且,她成功了,成为亘古以来第一个女皇帝。
可如今,她为天下主,世人皆是她的臣民,再也不可能将屠刀对着所有世人。将世人都屠光,面对着一个死气沉沉如同鬼蜮的天地,要来何用?
不能杀,而又后继无人,到让女帝犯难了!她左思右想,夜不能寐,将案头的古史全都翻破了,在多少个清晨面对铜镜,看那鬓边的白发,陷入苦思中……
纵观历代王朝,自有史记载以来,那一页页泛黄的史册中,无一不彰显着一个真理,经历了无数岁月的验证,可谓是颠扑不破、比真金还真。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区区八个字,“主弱臣强,破国不远”。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历朝历代,但凡朝纲被权臣独揽,导致王权旁落,接下来都将演绎一出帝王落难的大戏,甚至是改朝换代、帝王喋血,整个江山易主。
这种事情太多了,简直就是难以胜数。
最典型的就是汉末三国时期,自董卓到王允、李郭之流,再到曹操,谁人不是大权独揽,视汉帝如小儿?
女帝不甘心江山旁落,可面对武承嗣、武三思以及武煜之流可谓是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