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将军命我三更来 两壶 1763 字 2024-04-20

萧祁宁还要再和楚时闲扯几句,却听远处鼓乐喧天,众人便都停下了话头。一队小黄门擎旗打扇,跟着开路禁军缓缓而来,往后是太皇太后与太后车驾,又有上百宫人随侍车尾。仪仗行至近处,内侍高喊:“太皇太后驾到——太后驾到——”

众臣皆伏地跪拜,高呼千岁。

行至近前,两个气度雍容的女人各自让人搀扶着下车,太皇太后笑着道了句“平身”,便领着宫人去往特意为这二位辟出的行帐了。

不多时,便有宫人出来寻人。往年宫里的贵人们到了之后,是要召见特使官员的,显然这是在找沈放和楚时。

沈放本想客客气气迎上去,转念一想她眼下可是楚时,便歇了心思,只等着那宫人过来说话。楚时一个清高惯了的,对着陛下尚且不假辞色,哪里想得到去主动理会人。

宫人快步走到两人跟前,行了个礼:“世子殿下,侯爷。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请您二位过去说说话。”这就是召见特使了。

沈放和楚时各自应了声,便跟着他过去。

沈放自己返京一年有余,得宫里召见的次数不少,想来那二位看见她也没什么新鲜感。只是楚时最近刚回来,又是一来就匆匆接任特使赶往猎场,长乐宫太皇太后那里都不曾去过,这一回怕是要被重点关照一番。思及此处,沈放难免有些后背冒汗。

太皇太后与太后坐在一块儿,两人进去磕了头,果然太皇太后执起“世子殿下”的手就不放了:“上回你进宫的时候才十岁,这一晃眼就是十六年,哀家都认不出你了。快过来,让哀家好好瞧瞧。”

大抵是回想起些从前的事情,太皇太后瞧着瞧着,眼里的三分泪意就化作了十分,竟是伤感地落了泪,口中哽咽道:“哀家这辈子还能等到你回来,便是这会儿合眼都无憾了。”

“您快别这么说……”沈放保持着跪姿,手仍让太皇太后握着,有些无措地偷看楚时。楚时退至下首坐好,用眼神警告沈放不做多余之事。

沈放抿了抿唇,硬着头皮地补了一句:“……皇祖母身体康健,将来一定寿比南山。”

眼前这位可是楚时的亲祖母,楚时这反应……唉……

瑾王和先帝都是太皇太后所出,一个登了基,另一个却被打发去了边疆,一去十六年再也没有回来。当年太皇太后不是没有为瑾王一支说过话求过情,只是皇权之下哪有多少亲情可言,太皇太后也是有心无力。那些年本就是内忧外患,先帝担忧瑾王的才能受人利用,威胁到他的帝位,即便是亲弟弟也要打发得远远的。后来沈放和楚熹嗑瓜子的时候闲聊过当年那些事,楚熹只道,上一辈的功过是非他不敢说。

太皇太后毕竟也是见过大风浪的,一下子没忍住哭了一会儿,很快也就收了眼泪:“对,对,祖母还要看着你生几个大胖小子,给哀家添曾孙呢。”

……这话沈放可没法接。

生儿子?谁?她代楚时生吗?就算沈放偶尔也会瞥见下头小子们收藏的春宫图画,可是她看得是一头雾水两眼昏花,让她行房是万万不能的。就算楚时的媳妇儿足够威猛,强要了她,生出孩子来……真能算楚时的?

听说这世子爷是订过亲的,也不知道婚期订到了什么时候。她一会儿就得问问,好歹做点准备。沈放尚且不知楚时那媳妇已被林微送回了南边,太皇太后这一句随口一提的话,倒给沈放提了个醒。

大抵上了年纪的人都爱撮合姻缘,老人家兴致勃勃地问下去:“听说你是定了西南吴家的姑娘,你可知道那姑娘样貌品行如何,大婚订在什么时候?”

她怎么可能知道。

沈放干巴巴地勉强道:“这些全有母妃掌眼,想来应是样样都好。婚期……大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