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祖父的心愿

抗日教导队 密码机 2389 字 2024-04-20

丁汝昌知道援兵无期,而这时候威海港口外已布满日军战舰和鱼雷艇,北洋舰队子弹将尽,无法冲出,随派人将镇远舰用鱼雷轰沉,但无人动手。便派人招来牛昶眪,说“吾誓以身殉”,并命其“速将提督印截角作废”,牛佯作应允,丁汝昌随饮鸦片自尽。随后,徐公岛护军统领张文宣亦饮弹自尽。

丁汝昌殉国后,牛昶眪加盖海军提督印,十二日凌晨将投降书送到日军旗舰松岛号,十四日,牛昶眪与伊东佑亨签订《徐公岛降约》,十七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驶入威海卫港受降。北洋海军被俘海军官兵五千人,舰船十一艘。自此,曾雄霸亚洲的大清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威海之战,楚诚的娘也在炮火中丧生。父子俩心灰意冷,埋葬了亲人后,在废墟上重新盖了屋子,相依为命度日。

光绪二十八年,山东全省发生灾荒,楚玉坤父子和大多数人一样闯关东来到丹东。正当他们靠着勤劳和汗水刚过上好日子的时候,噩运突然降临了。

光绪三十年二月八日,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在我国东北的利益,发生了战争。日俄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清政府置国家主权和百姓安危于不顾,听任日俄两国铁蹄践踏东北锦绣河山。

二月十二日,清政府无耻宣布“局外中立”,划辽河以东地区为日俄两军“交战区”,并严令地方军政长官对人民群众“加意严防”,“切实弹压”。

丹东作为双方陆上首次交锋的主战场,当地老百姓承受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

耕牛被抢走,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有几十万人。

日俄都强拉中国老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作“间谍”,惨遭杀害。

身强力壮的楚玉坤父子很不幸地又被日军抓了壮丁,为了活命父子俩只好忍气吞声做苦力为日军搬运弹药。

楚玉坤父子所在的是日军第一军野战炮兵第二旅团,旅团长为酒井宽。

九连城战役是日俄战争陆战第一仗,战前双方都进行了积极备战。

沙俄军队集中兵员近二万人,组成俄东满支队,由沙俄原陆军大臣库楚巴特金指挥,在安东九连城一带布防。当日军第一军三万日军主力抵达鸭绿江左岸时,俄军阵地并没有加强防御工事,部队分散配置在宽大的正面上,对敌人可能进攻的方向胸中无数。只构筑一道绵长的堑壕,并且几乎不加伪装。占总兵力约半数的预备队配置在十公里以外。炮兵阵地完全暴露。两军隔江对峙,磨刀霍霍。

四月十八日,日军分三路架设浮桥作战,第一路由大斜哨、第二路由虎耳山、第三路由马市台分头向俄军阵地进攻。俄军集中炮火重点轰击日军架设的浮桥,日军死伤惨重,渡江受阻。

酒井宽因无法压制俄军火炮,被第一军司令官黑木为桢大将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酒井宽恼羞成怒之下,准备以杀人解气。他并不是第一次这样干了,当然每次倒霉的都是中国人。

这一次,楚诚与其余四人很不幸被挑选成为了牺牲品。

为了挽救儿子的性命,楚玉坤违心向眼中的死敌低头。他坦然告诉酒井宽,自己有办法压制俄国人的火炮。

四月二十九日夜间,日军重新组织兵力,组成敢死队。

楚玉坤和楚诚就像两个魔术师一样,酒井宽的火炮在他们二人的挨个摆弄下,弹无虚发,很快就将对方的火炮全部摧毁。在炮兵第二旅团的掩护下,日军强行渡江成功。

五月一日,黑木为桢大将来到虎山,布置了以第十二师团为左翼,以近卫师团为中路,以第二师团为右翼的强大攻势,对九连城、马沟一带的俄军阵地,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日军炮兵第二旅团集中全部炮火,向设在九连城镇东山一带的俄军主阵地进行集中打击。

楚玉坤和楚诚各操一门火炮,根据日军侦察兵报告的情况,共同发炮,其中一发炮弹打进了俄军指挥所,由于突然失去指挥,俄军突然乱了阵脚,一时伤亡惨重,不得不向后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