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因为对方爷爷莫名其妙的一把火,我们这么多人只能挤在这么小的空间里。还有如果不出意外,我们新品电热毯,早就批量上市了。我们原本计划,靠着这个我们陇县唯一独有的电热毯,走出陇县,走出大西北,走出国门的。但现在因为没有原材料,我们甚至关门了很多天。现在眼瞅着要过年了,眼瞅这冬天就要过去了,我们新品还没有流入市场。这一切,都是那个叫李大贵的老人家弄的。
他一出事,我连他的责任都没有大追究,我只是听从警察的协调跟对方的孙子签订了和解协议。那位老人家,明明伤害了我,却还是道德绑架我。我明明吃了那么大亏,我还哑巴吃黄连的听了对方话,开始帮助对方养孙子了。我都这样了,你们还想我怎么样?如果大家真的再逼我,这个厂子我就不开了,或者这个地方开不下去了,我就跟我丈夫,去其他地方开!!”
后面的时间,似乎完全变成了沈春花独角戏了。
现在的很多人,都还没带货的具体概念,甚至广告这样的词汇,也只是在离京沪市这样大城市才存在。即便有打广告的,也是特别明显广告短片。像现在这样,不太明显的软广告,大家根本就没有发现。
就算有人感觉不对,一时也说不出到底什么地方不对。
在陇县这样的地方,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本来就少。
大家只是本能的察觉出了这事的特殊性,在得到市日报社的启示后,就全部都过来采访了。
这件事情,到底是纵火犯的孙子,应该打工赔偿。还是沈春花看在对方已死的份上,应该对李担这个无辜的未成年大度一点,他们其实根本不在乎。
加上这件事情的两个当事人都很特殊,一个是前一段时间让大家都知道了的烈士遗孤。另外一个是一个父母双亡,唯一的亲人在他面前当场自杀的可怜少年。
再加上,这其中牵扯出一笔巨额的赔偿款。
本能的感觉这事情的特殊性和争议性,不管是陇县唯一的电视台,还是两个比较知名的广播站,亦或是这个城市仅有的三个报社。大家回去后,就洋洋洒洒的全部立马报道起这件事情。
在媒体们全部都离开,全部都回去抓紧时间创作时。
听到沈春花愤怒言论的很多工人们,则是在现场再次问起了厂子的真实情况,还有沈春花说的逼急了,她就关厂子的真实性。
“春花,你刚才是开玩笑的吧?”
“对啊厂长,我们厂子还没到那个地步吧?”
“是啊,你和赵哥不是昨天刚刚去了陈家堡吗?你们不是去筹钱了吗?”
今天厂子的大部分男人都去外面催账了,在这里的大部分都是厂子的女工,真正的男员工其实就只有像沈阿贵,沈二叔,杨子枫这样的几个男人,当然也有一些看热闹的。
剔除掉这些做杂工的男人,现场很多女人,其实大部分都是之前沈春花厂子的老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