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一年的学费是五两银子,其中已经包括一天三顿饭和住宿了,上五天休息一天。
这学费一人五两,三个孩子就是十五两,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是于老太跟于老爹也是咬咬牙就出了。
黄氏见其他人都没有意见,就连没有孩子上学的老二两口子和老三两口子都支持这件事,她也渐渐明白了什么是有劲儿往一处使。
自从知道能去学堂了之后,大丫她们每天高兴的去捡柴火都是蹦蹦跳跳的。
等真的把她们送走了之后,最不适应的是于鲤鲤。
于鲤鲤习惯每天三个小姐姐都围着自己叫妹妹,姐姐们去学堂读书是好事,她再想也得忍着。
于是于鲤鲤就过上了每天数手指头算着姐姐们休息的日子。
“鲤鲤这长牙咋流那么多口水啊?”
突然被点了名字的于鲤鲤下意识的扭过小脸,小脑袋里还在盘算着姐姐们回来的日子,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奶奶和娘在说什么。
只是她是没反应过来,但是她嘴角的一丝银线是反应过来了,啪嗒一声,地上润湿了一小块。
翠屏无奈的给闺女擦了擦小嘴,随后又回答婆婆的话:“娘,鲤鲤这是缺啥吗?”
于鲤鲤脑子里也不知道怎么就突然萌生出一句话:缺啥?缺心眼儿呗。
她摇了摇小脑袋,告诉自己要对自己宽容一些,不能骂自己。
“大丫她们几个都没这样,我看有可能是上火。”
于老太说着点点头,像是在赞同自己的话,“要不然我一会儿给鲤鲤熬个偏方吧。”
翠屏闻言追问:“啥偏方?管用吗?”
这也是于鲤鲤想问的话。
回答她们的是于老太神神秘秘的笑容。
于鲤鲤仰着小脸去看自己娘,娘啊,靠不靠谱啊?
翠屏伸出手从后面托着她的小脑袋,也无奈的摇摇头。
灯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于老太说的偏方就跟着登场了,于鲤鲤皱着小鼻尖闻了闻,好香啊!
果然于老太一说,这用小酒盅盛的东西就是香油加了白糖,再等烧锅做饭的时候,把小酒盅放到篦子上蒸到开锅。
香油加了糖,本来就很腻,但是于鲤鲤吃起来倒是挺香的,晾一晾之后一两勺就喝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