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太见她还是想不明白,问她:“老四媳妇应该是你们四个妯娌里面最争强好胜的那一个吧?”

黄氏不明白为何会把话题扯到吴氏身上,但还是实事求是的点点头。

“那你觉得她为什么不这样想?”

“娘,你怎么知道她不这样想?”

黄氏压根儿不会相信就老四媳妇那个脾性会不争不抢,怕是心里都怄死了,没表现出来罢了。

于老太摇摇头,带着深意说道:“你这次说的可不对,老四媳妇要是嫉妒,肯定比你这明显的多,她八成都能明抢。”

“但是这一次,”她话锋一转,声音温和,“她还真就是不争不抢了,你想想那王大人是县太爷,他们那样的人家会选择一个十岁的孩子当干闺女吗?”

黄氏张张嘴,有些哑口无言。

是啊!她怎么把最关键的这一点给忘了呢,别说是认干闺女了,就是抱养个孩子都知道得要个年纪小的,年纪大一点儿的,都已经有记忆了,养不熟的。

这认干闺女也是一样,谁都希望是从小带起的,长大后也不会有隔阂。

“你啊,平时看着挺稳重,怎么到了这时候,还没有老四媳妇想的透彻?”于老太见她听进去了,又笑着说,“再说了,咱又没分家,有王大人得照拂,咱们家的生意也能好做一些。”

起码不会有人上门来打劫掀摊子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四叔跑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于老太的开解,还是黄氏自己想通了,第二天一大早,等莫氏她们打着哈欠去厨房做饭的时候,就看到黄氏已经在里面忙活的热火朝天了。

几个人相视一眼,也没都没说什么,就当之前的事情没有发生过。

于老太看着又恢复原状的一切,心里也是很满意,这样才像是一家人,有了疙瘩就得赶紧解开,要不然一家子过的也不美满。

既然这件事解决了,于老太便筹谋着三个孙女上学的事,二丫三丫小点儿还好说,但是大丫都十岁了,没逃荒前也在商量读书认字的事了。

后来逃荒温饱都成问题,读书一事自然就落下了,如今事情都步入正轨,那上学堂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对于家里的孩子读书一事,于家人意见及其一致,虽然女孩子读书得不多,大多数人家都是让男孩子去读,耐得住性子的就多读两年,耐不住性子的就认上几个字就不读了。

但是于老太不赞同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从这段时间摆摊卖烤串儿,她就看出来了读书认字的好处。

别的不说,就拿王夫人来看,人家王夫人那可是出口成章,把那些来找茬的壮汉都给问懵了。

这年景,本来女子就处于弱势,自然是要靠充实自己来站稳脚根儿的。

既然大家伙都没什么意见,就让于老大去学堂问了问学费,准备把大丫她们三个都送到学堂去。

于老大问的也很全面,不仅包括学费,连吃饭住宿的事都一并问全了。